美文网首页
《佛陀传》读书笔记

《佛陀传》读书笔记

作者: 楚丹丹 | 来源:发表于2018-08-14 21:34 被阅读68次

1,佛陀的步行就是为了享受步行而行的。他似乎全不在乎是否能达到目的地。

2,什么才是一个好的牧童应该知道和做到的。一个好好照顾水牛的孩子,应该很熟悉他看管的水牛。他会知道每一头水牛的特征和倾向,什么时候要替他们洗擦身体,怎样料理它们的伤口,用烟来赶走蚊虫,给他们找安全的路行走,爱护它们,带它们过河时行水最钱的地方,给它们新鲜的草和水,好好地保养草原,又使年长的水牛给年幼的水牛做好榜样。【养孩子,做事情,修行亦如此】

3,折磨自己的身体时无助于找到安宁或体悟的。肉体并不单是一个器具。它是精神的寺宇、到彼岸的木筏。

每个人都应该避免走两条极端的路径。其一是把自己沉醉于感官物欲的享受之中;妻儿则是以异行和苦行来把身体的需要剥夺。

4,八正道: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和正定。

正道,它并不需要我们对苦恼逃避或抗衡,而是令我们可以直接面对痛苦,因而得以把痛苦降伏。

八正道就是生活在觉察种之道。而用心专注就是它的基石。修习念念专注会使我们培养出定力来。而有了定力,我们才可以达至了悟。

5,四圣谛:痛苦的存在、痛苦的起因、痛苦的破灭和导致痛苦得以消灭之道。

第一圣谛是痛苦的存在。生、老、病、死是痛苦。悲伤、愤怒、嫉妒、担忧、恐惧、哀愁等都是痛苦。与亲爱的人分离是痛苦。与你憎恨的人在一起也是痛苦。对五蕴的执著和欲望又是苦。

第二圣谛是痛苦的根源。由于无明,我们看不到生命的真相,因而往往被困在欲望、嗔怒、嫉妒、伤心、忧愁和恐惧之火焰中。

第三圣谛是痛苦的破灭。清楚了解生命的真理就可以带来每一种苦恼的歇止,继而产生平和与喜悦。

第四圣谛是导致痛苦破灭之道。

五蕴就是指色身、感受、思想、行念和意识。

6,一个人一旦被某些学说教条绊着,便失去了全部自由。如果一个人偏执着自己所信的才是唯一的真理,他便会认为所有其他的都是邪见。纷争与冲突全部都由狭窄的眼光和见解产生。它们可以无止境的扩大,浪费宝贵的时间甚或导致战争。对见解的执著,是精神之道上的最大障碍。

【做任何事情都如此,不要做一个井底之蛙,清空自己,听听别人,看见不同】

我所教的是体验实相的方法,而不是实相本身。这个道理正如指着月亮的手指,并非月亮。聪明的人会利用手指来使自己看到月亮。一个误认为手指就是月亮的人,永远都看不见真正的月亮。

7,你问得很好。很多人都会因你这个提问而得益。【好棒的回应提问的方式,可以在任何被问到问题的时候用此回应别人】。

一般人所说的爱,只限于父母子女、夫妇、家属、宗亲和过敏的互爱。这种爱的性质都市依着“我”和“我的”观念而产生、因而是仍然纠缠于执着和分别心之内。

人人都只想爱它们的父母、配偶、子孙、儿女、亲属和国民。就是因为被困于执着之中,它们往往在没有事故发生的时候,已经开始忧虑意外降临在心爱的人身上。当意外真的发生的时候,他们便会大受打击,伤痛之极。

至于有分别心的爱,则会产生偏见。人们对于他们圈子之外的人,可以变得毫不关心甚或歧视排斥。

【解释到位,受益良多】

8,你爱你的太子和公主,但这并不是说你便不能关心你国际阿里所有的年轻男女。

你爱你的子民,并不应构成你不能爱别国张敏的理由啊。

一个国家的兴盛与安全,不应该是因为别国的衰弱和动乱而得来的。持久的太平盛世,是有赖所有国家的合作,同步 迈向以大众利益为首要的目标。

【这和同一行业的从业者几乎相同。合作共赢才是上策】

9,一个人怎可以无欲无执地去爱?我对子女的爱,应该怎样才可避免忧虑和痛苦?

佛陀:我们得先看爱的性质。我们的爱,是应该给我们所爱的人带来和平与幸福的。如果我们的爱存有占有的私心,我们便没可能给他们平和快乐;相反,我们只会令他们感觉被困。这种爱不外是一种牢狱。当我们所爱的人再无法觉得快乐时,他们便会想办法释放自己,以能重获自由。他们不会接受牢狱的爱。这种爱亦会因而逐渐变为愤恨。

以觉悟之道,没有了解便不可能有爱。爱就是了解。假使你想你所爱的人快乐,你一定要学习去了解他们的苦恼与期望。当你了解他们,你便可以帮助他们舒解苦恼和达成愿望。这才是真爱。如果你单是要他们跟随你的意愿而忽略了额他们的西药,这便绝不是真爱。这只是占有和支配别人的欲望,以及试图满足自己需要的错误途径。

10,有两种痛苦需要辨别——一种是完全没用且纷扰身心的,而另一种则是滋长关怀和责任感。

11,在念头中迷失自己,是会妨碍我们与生命真正接触的。如果你被担忧、懊恼、焦虑、嗔怒或嫉妒所操纵,便会失去与生命的美好神奇接触的机会了。

有些人可以走过一林的檀香树,而一棵檀香树也看不见。生命虽然是充满苦恼,但也同时载满奇珍。你们要留心察觉,然后才会发现生命里的痛苦和美妙。

终止内心的暴力。

12,木筏不是彼岸。

教理只是形容真理的的工具,不要当它就是真理。指着月亮的手指不是月亮,手指只是用来指出月亮的方位。如果你把手指当作月亮的话,你便永远不知道月亮是什么。

教理就像一艘载你渡河到对岸的木筏。我们需要木筏,但木筏并不就是对岸。一个聪明的人到了对岸以后,是不会扛着木筏到处跑的。

13,开悟的三次第——戒、定、慧。

持戒生定,定能生慧、慧能令我们更深入的持戒。持戒越深,定力越长。甚深的禅定,又可启发更高的智慧。

相关文章

  • 《佛陀传》读书笔记

    1,佛陀的步行就是为了享受步行而行的。他似乎全不在乎是否能达到目的地。 2,什么才是一个好的牧童应该知道和做到的。...

  • 佛陀传

    54集高清《佛陀》电视剧分享给大家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M0TM_12iDy...

  • 《佛陀传》

    你可与佛陀近距离接触 最初净因法师给我介绍本书时,我以为这不过又是另一本关于佛陀事迹的书,与我所看过的不少佛陀传记...

  • 《佛陀传》

    以前零零碎碎的读了一些佛教的东西,并不系统。通过佛陀从生到涅槃的整个过程,除了能大概的聆听他的教诲外,还知道了他身...

  • 读《佛陀传》有感

    宅在家的时间里,静心读书提升自己的修为最佳时机,我连续几天拜读了《佛陀传》收益良多! 《佛陀传》主要是介绍佛陀的成...

  • 还想着如何抢上新年第一注香么?看看佛陀怎么说

    ——读《佛陀传》有感 从一行禅师这本《佛陀传》中,你可以看到有血有肉,跟你我一样会生老病死的佛陀。他没有无边的法力...

  • 读书笔记有感(十六)

    读《佛陀传》有感(十六) 书名 :《佛陀传》 作者:一行禅师 阅读周期:2021年5月2日—2022年5月...

  • 摘自佛陀传

    送给有缘人《佛陀传》p162 佛陀说教四圣谛,痛苦的存在、痛苦的原因、痛苦的消灭和导致痛苦消灭之道。 除...

  • 佛陀传—禅定

    觉者—禅定 无明 误解、忧虑 贪婪、愤怒 傲慢、妄想 嫉妒、恐惧 都源于无明 幻象则与之相反 守持中道 不饿其身 ...

  • 《佛陀传》10

    P163她(耶输陀罗)也明白到如果没有平和喜悦,是很难真正帮助别人的。她学会了要用深切的了解去增加自己的爱心。她又...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佛陀传》读书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tebb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