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脸上笑容常固,他的心一定处于宁静的状态,身体也会放松、舒缓。
现代社会推崇知识、速度、效率,于是,每个人都要学习、工作,给自己充电,还要加班加点完成工作中的任务,每天都需要忙很多事情。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之事,芸芸众生也都有着相似的境遇、烦恼和奔忙,看上去相差无几,但是人与人之间的确存在着区别,其中最大的区别在于思维方式。
每个人都要度过一期生命,人生百态、酸甜苦辣都要尝尽。
为什么相似的日子有的人活得快乐,有的人却整天愁眉不展?
相同的境遇里有不同的心境便会带来不同的转机,一个个微小的机缘慢慢组合成每个人的不同命运。
思维可以转变,看待事物的眼光可以改观,对生命、对世界的解读也可以转化角度,重塑对万物的解读方式便是修行。
其实修行很简单,并非一般人想象的那么高深,生活中的每时每刻都可以进行修行:
聆听摄人心魄的音乐,阅读发人深省的好书,看太阳升起、星辉沉落,在黑暗中点燃檀香,凝神静气,这些都是禅修。
如果手里捧着书脑海里却想着乱七八糟的事情,心就不能安住下来,身体端,坐心游离在外,这种身心剥离的状态就需要我们通过修行来调整。
怎么调整自己,怎样修为自己的心呢?
工作的时候专注工作,吃饭的时候专注吃饭,听课的时候专注听课,时时刻刻活在当下,安住当下,如此专心致志做好一件事情便是在进行修行了。
能时刻活在当下是一种快乐,活在当下才能安住当下,亦可以说安住当下才能活在当下,二者相辅相成、互为因果。
时时刻刻能安住当下、做好当下的事本身就是一种禅定,更是一种享受。
其实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我们很难像计算机一样掌握精密的、复杂的、大量的知识,有时候把一个字词用好了就会终身受益。
正如把“定”“安住”或“当下”这些词学好了,整个人生都将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如今有很多健康的理念很大一部分就来自“当下”,吃饭的时候要细嚼慢咽,食物进入胃里后胃才不会难受;
睡觉的时候闭上眼睛、心无所系,自然就会睡着;
春天出游,放慢脚步感受春天的气息,体会花的美、叶的嫩、空气的清新。
万物复苏,心也应该像春天一样滋润,像鲜花、青草一样生机勃勃,
如果我们没有感受到春天的美,没有一颗被春天唤醒的心,就错失了当下的美好。
时刻感受当下的状态,会发现生活中很多问题都可以轻松面对,解决这些问题也不再困难。
心纠结凌乱是因为我们的心一直绑得太紧,没有放下,一旦放下胸口沉重的石头去感受当下,我们的心就打开了,心打开了身体自然很轻松,健康愉悦也会随之而来。
所以要想身体健康,就要随时随地保持心情的放松、喜乐,这就要求我们学会“调”,调整自己的身心、观念、行为,而这个“调”就是修行。
“调”的重点是学会转换。
人的一生会面临很多问题,问题不断出现,我们就要不断地接受它,快乐地处理它。
任何问题,都要学会面对、接受、解决、放下,按这“四句真言”去实施一定没错。
人活在世上很多东西是不能逃避的,像健康、家庭、事业、人际关系、社会责任,等等,任何一样都必须去面对。
更多关注妙用堂公众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