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考试第二天,收到老师一条信息。大意就是说孩子进步很大,谢谢家长这段时间对老师的支持,对孩子的正面引导和作业辅导等等。
我猜想是不是孩子的考试成绩出来了?老师觉得不错,给我发了这条信息呀。于是晚上回家问孩子考得怎么样?孩子说不知道,因为成绩没有下来。
第三天晚上回来,孩子高兴的对我说:“妈妈,我给你说一个好消息!不过在说之前我得要一个……”她话没说完,就冲我扑了上来,我早就伸开双臂等着她了,这是我们母女之间的默契,当开心的时候就来一个爱的抱抱。我抱着孩子转了一圈,把她放下后,她告诉我:“我英语考了100分,你惊不惊喜?高不高兴?”
我一挑眉,配合着露出一个很惊喜的表情,说:“太棒了!孩子,考了100分,真是没有白努力呦!”
“还有呢,”她说,“你猜我语文考了多少?”
我笑着说:“不可能也是100分。语文有作文了,要写300字以上,你写了多少?”
孩子得意的说:“语文我考了94分,班里前10名,而且语文作文我写了300多个字,只扣了三分。”
我说:“这次很厉害啊,上次写了100多个字,扣了10分,这次至少字数都全了,那三分是怎么扣的呢?”
孩子说:“老师说错别字多了就扣分,错的多的扣的多,错的少的扣的少。”
我由衷的夸她:“你真的是进步了,难怪老师也表扬了你。”
孩子开心的说:“语文老师没有表扬我,但她看我的表情很奇怪,她可能以为我考得很差,没想到吧,我考完了,让她很惊讶!她没有想到我是一个考试型的学生!”
我问她:“这个考试型的学生,是老师说的,还是你自己以为的。”
孩子说:“我以前的语文老师,就说我是考试型人才,平常看着做得题乱七八糟的,也做不完。可一到真正的考试了,就能提前完成试卷,而且考试成绩很好。你还记得我上次语文考了100分吗?”
我笑着说:“当然记得!我说我们复习了两三天,基本都掌握了,你应该争取个100分。而你却不自信给我说,妈妈我考不到100分的,每次不是B,就是A,还考过C,太难了。妈妈怎么鼓励你的,还记得吗?你先想到然后才能做到,如果连想都不敢去想,那怎么可能做得到呢?当时你可是勉强答应了,试试吧。结果呢,就真试成功了!”
孩子告诉我:“你知道吗?妈妈,其实我平时是故意做不好的,当然也有可能是真实的,但是我想如果平常做的不够好,一到考试发挥超常的话,会让人大吃一惊,老师那种古怪的表情太有意思了!你看平常我做得错误比较多,就会多做几遍,而且到最后两三天,你带着我复习的时候,我感觉也特别有效果,就都记住了。”
我提醒她说:“这就是临阵磨枪,不快也光!以前快上战场了,就把枪上的刺刀再磨一磨,就算不是很快也会亮晶晶的。你这个快到考试了,把学到的知识再巩固一下,肯定是管用的,上次考试我们也巩固了两三天,这次也是,把不会的全部都默写了一遍,是不是很有效果。”
孩子特别骄傲的说:“是的!妈妈,'墙壁'这两个字我都会写了,我的同桌就是想不起怎么写来了。还有那个再回去的'再',我同桌又写成'在'了。”
我说:“还记得吧,这两个问题都是咱复习的时候,妈妈和你反复强调的,最后整明白了,所以你就不会出错了,对吧。”
孩子重重的“嗯”点了一下头。
我又问:“那你的数学成绩出来了吗?”
孩子回答道:“我们班主任说数学成绩不告诉我们了,因为她不注重最终的成绩,而注重大家的表现与进步!”
我很高兴表示赞同,说:“那老师和你妈妈一样的观点啊。”
孩子真诚地说:“妈妈,我觉得你挺好的,不注重成绩。除了学习,能给我提供许多娱乐时间,也能让我玩游戏,同学们出去郊游,你也能帮我给辅导课老师请假,带着我去玩。”
看到孩子感恩我对她的关心,我也很欣慰。
孩子继续说:“不像我同桌,她平常学习成绩很好,是因为她妈妈对她要求太严格了,放假时只能在家里做作业,除了作业,还要完成其他的卷子!上次我们去玩邀请她,她妈妈就不让去,所以我觉得虽然她的妈妈很漂亮,但是不如你好。”
我说:“所以,妈妈给了你更多的自由,在学习的时候你也不能光玩。现在写字比原来好多了,原来一行字写得是上蹿下跳的,目前至少能写在一条线上了,进步是很大的,而且速度也比原来快了。多认认字,默写一下,至少以后不会因为错别字再扣分了。”
孩子点头,问:“我考得这么好,有什么奖励吗?”
我端出来刚烤好的薯条对她说:“早知道你要奖励,吃吧!”
孩子对这个意外的小食物还挺惊喜,说:“妈妈,我以后还要继续做考试型学生。”
我对她说:“行啊,我期待你可以经常给我带来惊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