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一思诗文集简文拾贝
《诗经》156-2.国风•豳[bīn]风•东山(2)

《诗经》156-2.国风•豳[bīn]风•东山(2)

作者: 无色生香 | 来源:发表于2021-11-11 16:41 被阅读0次

《东山》是征人解甲还乡途中抒发悲喜之情的诗。


  •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
    果臝\color{red}{[luǒ]}之实,亦施\color{red}{[yì]}于宇。伊威在室,蠨\color{red}{[xiāo]}\color{red}{[shāo]}在户。
    \color{red}{[dīng]}\color{red}{[tuǎn]}鹿场,熠\color{red}{[yì]}\color{red}{[yào]}宵行。不可畏也,伊可怀也。
自我远征东山,长久不得回家。如今我从东山回,满天小雨雾蒙蒙。
栝[guā]楼藤上结了瓜,藤蔓爬到屋檐下。屋内潮湿生地虱,蜘蛛结网当门挂。
鹿迹斑斑场上留,磷火闪闪夜间流。家园荒凉不可怕,越是如此越想家。

果臝\color{red}{[luǒ]}:臝,裸的异体字。葫芦科植物,栝楼,糖瓜蒌、蒌瓜、马普蛋,多年生攀缘型草本植物,喜生于深山峻岭、荆棘丛生的山崖石缝之中。其果实、果皮、果仁(籽)、根茎均为上好的中药材。
\color{red}{[yì]}:蔓延。
伊威:一种小虫,俗称土虱。
蟏蛸蠨\color{red}{[xiāo]}\color{red}{[shāo]}:一种蜘蛛。
\color{red}{[dīng]}\color{red}{[tuǎn]}:町,町町,平坦的样子。疃,禽兽践踏的地方, 村庄,屯(多用于地名)。 町疃,田界田间小路兽迹。
\color{red}{[yì]}\color{red}{[yào]}:光明的样子。
宵行:萤火虫。


《诗经》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对后代诗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诗经》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color{gray}{(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风》,“风”的意思是土风、风谣,收集了大部分为黄河流域的今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等地十五个地方的民歌160首。这160首经过润色后的民间歌谣称为“十五国风”,是《诗经》的核心内容。

这些诗有的以冷嘲热讽的笔调形象地揭示出奴隶主贪婪成性、不劳而获的寄生本性;有的写征夫思家恋土,对战争的哀怨;有的记叙了奴隶终年的劳动生活,还有的表现了青年男女的爱情生活。

这些诗从不同角度反映了西周时期不合理的兵役制度、战争徭役给人民带来的无穷痛苦与灾难,都是有感而发,真挚坦率,质朴流畅。

《国风·豳风》为先秦时代豳\color{red}{[bīn]}\color{gray}{(豳国同邠,在今甘肃庆阳、陕西旬邑、彬县一带,是周族部落的发祥地)}民歌,共7首:七月、鸱\color{red}{[chī]}\color{red}{[xiāo]}、东山、破斧、伐柯、九罭\color{red}{[yù]}、狼跋。

十五国风图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诗经》156-2.国风•豳[bīn]风•东山(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tlgz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