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简友广场
散记 Ι 沉默的极少数

散记 Ι 沉默的极少数

作者: 王隐 | 来源:发表于2022-04-21 00:00 被阅读0次

        昨天提到本山大叔的灵魂拷问:“自己没能力就说没能力,怎么你到哪儿,哪的大环境不好,你是破坏大环境的人啊”。真的是一针见血。

        在历史的长河里,在绝大多数的例子中,迫使人们庸庸碌碌一辈子的原因,与环境没有半毛钱关系。那是什么?当然是人,是人的态度,前几年很火的一个主题文章叫“我是一切的根源”,那个根源正是态度。

        就像郭德纲带火的那句苏秦的话一样:使我有洛阳二顷田,安能佩六国相印。被逼成六国丞相的苏秦,用行动告诉了世人,什么叫做绝处逢生。

那些该死的理由

        明天起,我要开始减肥;明天起,我我开始读书了;明天起,我要日更一千字。当有了“明天”的时候,多半就有了明日复明日的循环打脸状态。

      在重新回归简书那一天起,决定每天要写一千字以上的文章,然而,持续了三个多月后断更两次。这三个月中,熬夜可能占一半,主要是开始那段时间和最近几日。

        对于熬夜和断更,总以是工作时长和嘈杂的环境有关,突然想到之前网络上流传着这样一个笑话:

        是啊,为何自己得不到成长?没能成功?因为在自己下水的那一刻,刚开始学游泳就想着换个游泳池,以环境唯一论来给自己一个堂而皇之逃避现实的借口。持续的环境更换使得身体产生了惰性,思想也同时停滞不前,一切诗和远方都在“明天”安排的满满当当的。

让自己持续的前行

        人生的美好就是,找几个好习惯,持续进行下去。比如读书,比如写作,有目的也好,无目的也很好,都是静中求动

        如无必要,闭口不言,继续做复杂环境中沉默的极少数。以静制动,静中求动,动静之间减少任何情绪的付出。

        之前看到过一个观点:“如果说上一代的沉默多少是无可奈何的表现,那我们这一代的沉默也许就是战略上的考虑了。”也许每个人都会经历一个或者多个“侃侃而谈”的阶段,而后的沉默不语,是我们思维完善和自我更新的重要时期。

        自我更新需要怎么做?最好把自己所思所悟、所见所闻记录下来,直到这些思路完全穷尽。又如何完善自我?一个没有新鲜血液注入体内的人,他的思维注定是一座孤岛,也就谈不上完善。

        为此,我尽可能的去阅读,深入对身边的一切进行观察,时时反躬自省。将阅读与写作持续下去,直到生命的尽头。如果有运动、旅行的机会,把握住,这是另一种阅读的方式。

        沉默是一种性格,更是一种态度,做个沉默者,追求一种无所谓“好”,无所谓“坏”的生活节奏。做那颗在夹缝中生长的野草,虽无花瓣陪衬,也无一抹清香,却依旧枝繁叶绿。在匆忙的脚步之下暗作停留,在灯火通明的夜光中隐去身形,不受人瞩目。

        人们在奔跑中停留,你却在停留中前行。看吧!时光会给予你更丰富的风景,那便是你的诗和远方。

我是独孤燕,一个行走的灵魂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散记 Ι 沉默的极少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tmme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