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巨婴国》作者:武志红——读完之后

《巨婴国》作者:武志红——读完之后

作者: 嘿一小乞丐 | 来源:发表于2017-03-26 09:56 被阅读0次

张丽娜 分享 2017.1.23

 

《巨婴国》作者:武志红——读完之后

 为什么我们那么倾心于研究怎么把孩子教育的“听话”“乖”“爱学习”“上进”,最好未来能够“光宗耀祖”,但是却鲜少有人立志要成为“好父母”,并且为此去努力学习,多看书,最好再去报个补习班,让自己快速升级为好父母,然后才去生孩子,陪伴孩子一起成长。而是选择给孩子报无数的补习班,甚至是父母喜欢的补习班,其实孩子替父母承受了太多的痛苦。

   很多人都认为人天生是可以成为好父母的,这其实是对人类的高估,大多数人是做不好父母的,包括我,但是我希望我的孩子们幸福而又快乐,所以我想通过改变自己,哪怕一点点的改变,希望可以给孩子好的影响。

   为什么我们的孩子不像个孩子那样有活力,那样欢蹦乱跳,而且孩子越大活力越少,因为孩子的活力在他小的时候都已经被慢慢的,一点一点的扼杀掉了。被谁扼杀?是的,就是一直口口声声说着“我爱孩子”的亲生父母。

   一个没有青春活力的“青春期”是大多数人的悲伤,一个从来不曾绽放过的生命,如何熬过这不长不短的人生。如果有人可以“难得糊涂”一辈子,那何尝不是一种幸福,最害怕的是有一天自我突然觉醒,开始怀疑自己是否真正“被爱过”“被珍惜过”,“爱”和“掠夺”你是否分得清楚呢。

   无数的父母打着“我爱你”“我是为你好”“父母不会害你”的名义对孩子进行“掠夺”和“侵占”,本来就背着空空的爱箱的孩子,被更加孩子气的父母榨干了能量,多少需要被安抚的孩子反过来安抚父母,说着让父母开心的话,做着让父母开心的事,他们的灵魂早早就死去了,是被父母亲手杀死的。

   可怜的孩子背负着沉重的包袱,他们害怕父母不开心,为了让父母开心做了很多本不该他们做的事,他们对父母的情绪有着极高的感知力,充分为父母着想,如果有人认为自己为了孩子付出了很多,那么我想说,父母只是用金钱和些许时间去爱孩子的,而孩子则是用自己的整个生命去爱父母的,孩子远比父母伟大一万倍。

   可怜的孩子长大了,又变成了“可恶的父母”,因为匮乏而又缺爱的童年,让做父母的,也就是当年的孩子开始了新一轮的“掠夺”和“侵占”,可怜的孩子长大后生的孩子,再一次沦为“可怜的孩子”……对,这就是一个恶性循环,除非父母觉悟了,做些适当的调整和改变,让悲剧尽量减轻一些,减轻一些,减轻一些。

  调整和改变需要父母付出巨大的艰辛和努力,当然,“混混沌沌”的活下去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可惜我突然觉悟了,我选择背负着痛苦继续努力前行,尽管成长过程很撕裂,很焦灼,但是我相信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在等着我。

  看完《巨婴国》我本来就很破碎的心变得更加破碎了,因为我看到了我不愿意看到的现实,可现实就摆在那里,逃不掉。既然逃不掉,那就和它做个朋友,一起加入它,允许那逃不掉的恐怖感觉自由的来去,这种允许无疑就是一种很好的疗愈。

   当我想和别交流时,我希望可以看到对方的眼睛,因为对视对我来说意味着心灵的敞开,但是我也忽然意识到,我自己不想和别人交流时,我也会逃避对方的眼睛,甚至都不会抬头。我总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偶尔探出头来看看,这是老公对我的感知,我还问他,我平时话多吗,他说我几乎不说话,也有其他人这样说过我,可是我一直觉得自己话很多,甚至感觉自己应该话再少点,因为害怕别人觉得我唠叨,没想到我给最亲近的人是这样一种感觉。我想和我在一起的亲人,最多的感受可能是孤独吧,因为我把精力都来阻止自己了,阻止自己去绽放,阻止自己去做自己。

   我老公说:“一切幸福快乐都是建立在物质基础之上的。”是的,我想我能体会男人之间的竞争何其惨烈,就是因为老公的支持,我没有被现实压弯了脊梁,我还有钱买书,还有时间去探索自己的内心,还有能量去面对自己生命中的阴影,这都离不开老公对我精神上的滋养,但是我觉得人不可能只为了物质活着,物质只能成为我们生存的基本条件,而不是全部条件,人更需要精神上的食粮。

   我的“幸福”就是老公对我“不离不弃”十八年,不管我怎样忽然的支离破碎,怎样忽然的轻松惬意,怎样忽然又歇斯底里,怎样忽然又热情似火……这个尽管像碎片一样的我,一直被老公呵护着,他像个极其细心的工匠,一片片的把我拼凑起来,从此我变成了一支充满细小裂纹,但是完整的玻璃瓶子,而且防爆裂,并且瓶子里已经插满了鲜花。

   《巨婴国》的最后一句话说:“生命是为了更好的成为自己,而不是成为更好的自己,因为,你自己本身,就是最好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巨婴国》作者:武志红——读完之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tnho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