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诗友会读书
谈论诗词,有益于我们 自身

谈论诗词,有益于我们 自身

作者: 苏听风 | 来源:发表于2018-05-23 16:23 被阅读97次
图片:张定浩先生 来源网络

自今年春天以来,就开始读一些诗词书。闲了的时候,还兴高采烈地推荐一些书友去看,不时会被问到:哪一本最好?对我们有什么帮助呢?

以我对诗词的浅薄了解,其实很难去回答这两个问题。最近读张定浩先生的《既见君子》,非常喜欢。

喜欢它的原因有三:

一、     

  这本书小而精致,只有九万多字。装帧和封皮都十分素雅,小麦色的封面上烫印上金色的书名,看起来体面又庄重。

二、     

  去年读过他的《爱欲与矜持》,对张定浩先生文字本身的服气和羡慕。不说多余的话,一个字一个坑的扎实。

三、       

虽是一本小集子,但信息量极大。这需要极大的耐心和能力才能完成的事,书中所呈现的诗词、引用、出处,都是来自于几十甚至几百本书的精华。张先生帮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汇集。

子曾曰:不学诗,无以言。意思是说,不学一点诗,就无法表达自己。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大概随口而来,就能念上几句。无论是从“床上明月光”到“问世间情为何物”总结到“一蓑烟雨任平生”,古人之情怀,放在眼前当下,依然心心相惜。

在《既见君子》的引子中,张定浩说:我一直想谈谈那些过去时代的诗与人,不是做文学批评,也不是做考据翻案。

看到这句话时,我有一种松了一口气地放心感。为什么会这样呢?一方面是诗词在我的心中是归为博大精深这一知识阵营的,我常常因为无法理解它们而懊恼。另一方面是,我也在间隙读一些诗词的注解读本,并不那么轻松。

带着这一份放心,看到书中所列诗人是他们:曹子健、阮嗣宗、陶渊明、谢宣城、李太白、魏武帝,以及后面所写的古诗十九首、既见君子、九歌。老实讲,除陶渊明李太白外,其它的人和诗,我都是陌生的。

但是,整本书,读的极为轻松。读这本书,我共花了三个集中的时间,第一段是在去深圳的火车上,第二段是在一个热燥失眠的晚上,第三段是在一个小书店的角落中完成。

这份阅读的轻松,是因为作者把自己放在一个与读者一样的平等位置之上,没有说教,不教你何为读诗的正确姿势,或者提炼它的中心思想。纯粹就是一种倾诉和畅谈的态度,懂或不懂,也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这一时刻我们各自在诗人,对照了自己。

在“既见君子”篇,张定浩聊《隰桑》。

他有一个朋友,有一年春天,去另一个城市见心仪的人。下了飞机才告诉她,但对方去了外地,要第二天才回来,于是他安顿了住处,想着如何度过这一天呢?他准备去她的住处看看。

从她住的街道出发,看到路上的玉兰、红山茶,走过踏水桥,经过建设北二路,去街角小饭馆吃饭。想着这眼前的一切,应该也都是她每天都看到的、走过的。他觉得这里很美好,他自己很开心,也为她感到欢喜。

后来友人跟张定浩讲起这一段经历时,他背一这首《隰桑》给他听。

隰桑有阿,其叶有难,既见君子,其乐如何。

隰桑有阿,其叶有沃,既见君子,云何不乐。

隰桑有阿,其叶有幽,既见君子,德音孔胶。

心乎爱矣,遐不谓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隰桑有阿, 其叶有难/其叶有沃/其叶有幽,这几句读起来,好像也并没有什么意思。但是,后面接上既见君子,一切都变的不一样了。特别是最后的几句:心乎爱矣,遐不谓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心中有爱,哪怕相距再远,未能说出,那爱也是永存的,那思念也是永存的。

“诗三百中,处处有鸟兽草木,但它们从来都是人世的投影,鸢飞鱼跃,是人的境界,黍稷方华,亦是人的感情。” 讲到这里,让我想起《神雕侠侣》的最后,郭襄望着杨过和小龙女的背影说:问世间情为何物,只教人生死相许。

这书的后记中,张定浩说:确切来讲,这并不是一项有计划有学术研究或创作,面是人生迈入中途之际某种情感危机的产物……其中必然带着自己最值得珍视的生命痕迹。进而,这样的碰触和谈论,又好比是朋友间执手相见后定怕一首诗,诗言志,而志便是你心我心。

说回到文章开头我常遇到的一个提问:读诗词到底有什么用呢?读完《既见君子》,我大概可以这样回答一下:丰富自己的生活和安定自己,让自我的内心具备美感,以及以古人古诗观己,体会人生长河中的波涛汹涌、或是绢绢细流。

                                                           推荐我正在读的一些诗词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谈论诗词,有益于我们 自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tnrj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