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书总结73】高度专注与无限发散——《专注力:心流的惊人力量》

【读书总结73】高度专注与无限发散——《专注力:心流的惊人力量》

作者: 林洁容 | 来源:发表于2020-06-07 21:59 被阅读0次

一、选书原因

      年龄越来越大,就越发现越多东西可以让自己分心,无法像以前读书时那么专注和专一。偶尔能高度集中注意力做完一件有挑战的事情,就变得让人特别兴奋。

二、读书感想

(一)专注模式

      高三晚自习,经常下课铃响时,抬起头,头脑一片空白,想不起是什么时候,在哪里。那时的专注让我一心读书,不去想别的事,也是这样的专注让我的成绩一次比一次好。现在也还有些时候是很专注的,戴着耳机开始做事,等我完成的时候,发现自己腰酸背痛,才恍然自己坐在电脑前两三个字没起来过。

      专注会让人疲惫,可更多的是让人踏实。我经常怀念高三时的我,可以心无旁骛地做一件事。可是工作以后,事情越来越多,很多时候还要跟人协作,跟学生沟通,无法专注地自己做事,所以很容易被一些事情打断或者在脑中反复地让我分心。所以想找到一些方法让我可以不抗拒挑战,不拖延重要事情。

      这本书介绍了与高度专注模式相反的自动模式,也是我们最经常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我们会消耗很多时间,做事效能很低。注意力是有限度的,如何分配会导致做事的质量不一样,高度专注模式会让人把注意力集中在某件事情上,从而达到更高的效能,用最短的时间达到最高的质量。为了达到高度专注模式,我们要控制分心物,让自己处于免打扰模式。尤其是在开始做事的前一分钟,绝对不要接触分心物。

    书中提到冥想或正念可以提高我们注意力和记忆力,这是我在多本书上都曾看到的,上心理学课程时,老师也带着我们做了正念练习。冥想练习的实验证明冥想可以让人提高考试成绩和工作记忆容量。但对我来说,冥想和正念是很难的事,我无法专注于呼吸,无法专注于眼前的事物和环境,这也恰恰说明了我的注意力很不集中。也许我应该像书中提到的那样,每周两次、每次45分钟练习冥想,慢慢地提高自己的注意力和记忆力。

(二)发散模式

      除了高度专注模式,我们还有一种极不一样,但也同样很有用的模式——发散模式。

      专注模式是你大脑最有效能的模式,而发散模式是你大脑最有创造力的模式。要进入发散模式很容易:不要去管你的思维。在专注模式下,你是有意识地将自己的注意力导向某件事;而在发散模式下,你是有意识地让自己的思维四处流浪。

      开头的一句话特别吸引我:“流浪的人,并不都是迷路的人。”

      我们可以带着问题入睡,做梦是加强版的发散模式,睡着的时候,潜意识仍在连接信息点,我们很有可能在睡梦中顿悟、找到灵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总结73】高度专注与无限发散——《专注力:心流的惊人力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toqt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