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的时候家徒四壁上学都是困难,就不要说读书了。
到了上学到的年龄,还不错学校不收学费,只是几本书的费用,小时的我貌似很傻,稀里糊涂的,贪玩并不喜欢学习。
最大的乐趣就是听老人们讲故事,尤其是鬼故事,只讲的你头皮一炸一炸的,那时候为了节约,晚上一般的家里都不会点灯的,早早地我就事先占领大炕的有利位置,其实就是大炕的紧里边,因为害怕嘛,那个时候对那些妖魔鬼怪的东西还挺信任的,总想着不知道是否在漆黑的伸手不见五指的夜里,就在最黑的门口,会不会猛然的伸出一只大手把自己拽到那无尽的黑暗中去。可是人就这么奇怪,越是害怕吧就越想听那惊悚吓人的妖魔鬼怪的故事。弄得常常在夜里听见门栓的响动,总在怀疑鬼怪是不是来了,总是在那时决心不再听。
第二天却又忍不住坐在那角落里听另一个吓人的故事,稍长一点,识的几个字了,读到了小人书,反复的看,只是看图并不认得几个字,却能看明白故事的意思,慢慢的开始读一些简单的故事书,我自己没有只是借别人的,同学的书也极少,就那么一两本,有很多的时候借来了只能看一晚,第二天就要还的,所以就抓紧时间,甚至是通宵的看,只是看的书与学习没有直接的关系,老师家长都不让看的,现在看来那时如果再多读些书,也许现在会更好。
记得有那么一年,记不清是哪里来的一本书,书名字倒还记得,封神演义,很多的字都不认识,也看不明白,就放在哪里了,春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收拾房屋,把书拆了糊在了墙上,有时会看上面的文字,一天看着看着忽然觉得这书写的不错呀,后悔了却没有办法,直到后来有钱了,重新买了一本,放在了书架上。
认得字多了看的书也多了 ,与别人借了本聊斋,正赶上村里放电影别人都去看电影了,我也不去把门插上,点上油灯{这时的农村已经有电灯了}一个人卷缩在窗前,战战兢兢的读聊斋,电影演完的时候,才读了一大半,没敢睡觉,清晨鸡叫的时候,才读完迷迷糊糊的睡了,怀里还抱着读完的聊斋。
工作了以后,有喜欢的书就买回来,慢慢的攒了好些,有了儿子以后买的书就更多了,后来的书许多都没看,儿子估计也没看,偶尔闲暇时搂上几眼,儿子喜欢漫画,每年都会给他买一些过期的漫画,便宜一些,不过他看的还挺起劲,除了漫画还有一些名著及 儿童小说,杂志,自然科学,脑筋急转弯等等,可惜儿子不怎么看。
家里有一面墙的书架,满满的全是书籍,其实我并不担心,没准哪一天,他就拿起一本,与他来说就是收获与我来说就是欣慰,对于书我并不挑,五味陈杂什么都看,所谓书并无好坏,看你怎么看了,儿童可在监督之下我们给他选择,等到他懂得取舍的时候,自然我们的任务就完成了。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读书,向来不错,书读得多了,自然有一天会溢出来,那天你就成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