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为了能够在家与父母一起来一次久违的合家跨年(阳历的)。
几天的生活,我沉浸于一股莫名的忧伤中,还好,这次我可以稍稍跳脱出孩子的身份来看看家里每天在发生着什么。
母亲依旧在唠叨着父亲以及奶奶,我可以感受到一位生活在文化氛围较为开放的知识型家庭的女性对生活在观念陈旧且保守的农村家庭的男性的男权压制的反抗。很幸运,我不是女的,所以不会被男权意识极为深厚的父亲家族给局限住自己接触世界的脚步;很不幸,我不是女的,始终无法透彻地理解家族里生活的女性的无奈与麻木。我厌恶大男子主义对女性某些自由的压制,可不知不觉中,我发现,家族里那些被压制的女性,却也在某个程度上成就了男性的高大地位:她们明明可以反抗,但是选择了顺从,看似是受害者,却也是受益者。她们不是不能反抗,而是不想反抗,因为,她们本身缺乏安全感,所以需要一个强势的男人在背后,但又因为男人的强势让自身感到束缚。不过,终究,缺乏安全感的人始终不会做出冒险的行为,一个小小的刺激,仿佛就可以把安全感匮乏者的内心击溃,因而,反抗的风险和代价都太大了。
再回头细想,不论是大男子主义过头的男性还是逆来顺受的女性,他们组成的婚姻,都比常人更加“童真”,像过家家一般,像争吵的孩子一般。他们常常深陷于权力斗争,吵,为了获得话语权,怒目相对,为了控制权……身处其中,缺乏一定的觉知便会沦陷在这个无止境的斗争中,只等到阅历累积双鬓斑白才可能发觉这样的婚姻停滞了彼此的情感成长之路。
我很高兴看到母亲能为了自己的情感独立、人格独立主动向父亲的家族发出挑战,不过,几十年的斗争,改变的不只是对方,她自己也渐渐被浸染。回到父亲的老家,几乎每个中年及中年以上的女性都将男性的权力视作自己的骄傲,没有一个人为自己的被支配感到愤怒,她们认为那是理所当然,并要求年轻女孩也那么做,借着男性的权,仿佛就有了自己的力。于是,我居然看到,母亲也成了那的一员,因为,在那个情境中,那是种十分骄傲的行为?我不解,或许,是出于无奈吧,那么多人,都对自己脑海里的观念深信不疑,每个人都这么坚信,如果出了一个怀疑者,恐怕,怀疑者就被当成了“真理”的背叛者了吧。
何时,这样男重女轻的信念,才能在代际遗传里截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