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女平安,是女孩”。
产房里传来婴儿的啼哭声,护士从产房出来说。
丈夫一脸喜悦,旁边的婆婆却一脸不悦。
二胎没开放以前,有个朋友怀胎十月,生下一个宝宝,孩子从产房里刚刚抱出来的时候,护士说:“又是一个天使。”
婆婆紧接着说了句,“有什么用,可惜不是男孩。”
好在朋友的老公说了句,“我喜欢女孩。”
社会发展到今天,重男轻女这样的思想依然存在,在有些农村以及更南的南方,这种思想仍然很严重。
1.
重男轻女古已有之。古人笔下“不重生男重生女”也只是历史长河中一个很短很短的插曲。
远一点,在公元前1776年古巴比伦的《汉莫拉比法典》中记载一个平民女性值30舍客勒的银子,一个女奴隶值20舍客勒的银子,而平民男性的一只眼睛就值60舍客勒。每一舍客勒指8.33克的银子。
近一点,在封建社会中,男女地位悬殊,女子无才便是德,只可下厨房,不可入厅堂,所谓三从四德、三纲五常都是封建社会中女子该有的品德。
从生物学上来说Y染色体也的确只有男孩子才能继承。人们注重香火,生了男孩子才算有了继承人。
历史发展到今天,重男轻女的思想依然存在。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实行计划生育,有的夫妻第一胎生了女儿,为了要个儿子,顶着罚款又生了一个,结果还是女孩,于是又生了第三胎,真的是一切为了生儿子。
如果你和我一样是八十年代生在乡下,一定在村里的某一面墙上看到过那句“生男生女都一样,女儿也是传后人”的大标语,或者你也一定在上小学的时候有一个叫招弟的同学,在更偏远的地方,因为孩子多养不起的家庭,送出去的也大多是女孩。
图片来自网络记得上小学那会,家里来了位租客-挺着肚子的阿姨,后来有一天放学偶然听到隔壁的婶婶说,听说她生了两个女儿就是想要个儿子,从河南跑过来真不容易,所幸那个阿姨真的生了个儿子。
那个时候有很多人都一定要生儿子,也有很多爷爷奶奶吵着闹着要孙子,包括桂树的奶奶,作为妈妈第一胎的我出生的时候,奶奶是非常不喜欢的,也从来没有被她抱过的记忆,因为奶奶的大儿子-大伯生了三个女儿,于是她将所有的期望寄托在爸妈身上,希望他们生个男孩,直到弟弟出生的时候,她才对此安下心。
2.
在城镇化以前,农作物种植自动化以前,在乡下人们觉得生男孩子可以下地干活,甚至可以“挣工分”,养女儿是赔本的买卖,女孩子迟早要嫁人,那是给别人养的,所谓“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
即使在现在,也会有父母觉得作为女儿,不管过得如何,本就应该贴补哥哥弟弟,就像《欢乐颂》里的让观众心疼不已的樊胜美,那个草地上哭、街边哭、音乐会哭的樊胜美,从小生在重男轻女的家中,母亲一贯坚持只要是哥哥有事,妹妹什么都应该牺牲的宗旨对待她。作为母亲她没有教儿子去承担,反倒要女儿找房东退房租以解决儿子惹的祸。作为樊胜美来说何其悲哀。
截屏图片即使是她满是委屈也会去做,因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她接受了母亲或者说家里的这种相处或者说“依靠”模式,纵然有心反抗却无力改变,才会感叹“唯一的依靠是工作”。
截屏图片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樊胜美的社会支持系统是缺乏的,来自于家庭的支持是没有的,她也没有一个可以“倒垃圾”的朋友,除了同样吃过苦的邱莹莹能给她一点安慰,曲筱绡、安迪、关雎尔都感受不了她的无助和无望,所以在我们看来“樊姐”是让人心疼的,因为那些失望、悲观、无助、伤心,没有人可以倾诉,她比任何人都清楚没有人能帮她,她只有找地方哭或者自己扛。
截屏图片曲筱绡看到的那个“捞女”其实是一种放弃,对于自我的放弃,为了父母、为了哥嫂工作生活,于是一次次想各种办法去筹钱以填补家里一个又一个的“洞”以至于她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过自己的生活。
除非她找到一个“银行”、一个“钱柜”不然这样填“洞”的生活是没有止境的。
樊胜美以及樊胜美的母亲不过只是现实中的一个缩影,我们也并不知道有多少人如此的生活着。
3.
二胎开放后,很多想要二胎的年轻人有了一个女孩后想要一个男孩子或者有了一个男孩子想要一个女孩子,如此凑成一个“好”便是完满了。 从小被“重男轻女”的思想影响的女孩子大都羡慕过独生的女儿,因为不会被看轻,有父母全部的爱。
樊胜美羡慕曲筱绡(这里且不说她羡慕曲筱绡的富二代身份),同样有一个哥哥,曲筱绡的哥哥还是同父异母,即便如此曲筱绡依然像个公主一样,备受宠爱,樊胜美却是被当成卫生纸,个中心酸只有她自己最清楚。
我们常说,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的确没有曲筱绡出现,樊胜美也不会那么深刻地明白自己过得多可悲。
那些觉得“女儿迟早是泼出去的水”的父母,心理有本账,这本账影响着他们对于儿子和女儿的不同态度,抑或是区别对待,即是所谓的心理账户。他们天然地将对儿子的付出看成是一种投资,这种投资是一定有所收益的,而对女儿的投资就是另一回事了,即便日后有所收益也是别人家的,落不到自己袋中。
可是真的如此吗?
农村人都说养儿防老,我想说真的是未必,记得村里的三爷,家中三个儿子,然而他却是一个人孤零零的在村头的旧房子里去世的,村里的婶娘们都说,有三个儿子有什么用,还不是孤零零的去世了。
三爷在儿子们出生的时候特别骄傲的跟同辈人说自己有三个儿子的时候,满心欢喜,当初的欢喜与他凄凉离世对比自是相当明显了。
有三个女儿的四爷在年轻的时候虽然备受嘲讽,老年却过得比三爷温暖太多。
在农村有不止一个的“四爷”,也有不止一个的“三爷”。
月中,父亲住院的时候,一个病房里,四个病人,除了七十岁的老干部是老伴陪在身边以外,其余在旁边照顾的都是女儿,而这三个病人都是有儿子的。
这样的话不知道那些觉得“女儿是泼出去的水”的父母还会觉得养儿子才是承继香火光耀门楣,女儿都是给别人家养的吗?
4.
纵然,Y染色体只有男孩子才能继承,但从遗传学上来说,X染色体占所有核DNA的5%,Y染色体只有4.6%,X染色体含有900-1200个基因,Y染色体只有不到100个编码蛋白质的基因。
父母教育儿女,不管男孩女孩终归都是自己的骨肉,男孩子要教他有担当,女儿一样要可怜她的不易,实在不该像樊胜美的母亲那样,拿辛苦工作的女儿当卫生纸。
在《中国式相亲》有一期其中一个女嘉宾,大学没有毕业很早出来打工,供养父母及家中弟妹5人,后来弟弟妹妹都过得幸福了,家中也已后顾无忧才考虑起自己的幸福,刚出场的时候玻璃房里所有的男嘉宾都沸腾了,可当他们听到这一段的时候全场都安静了,场上男嘉宾的父母无不夸她有担当漂亮能干,却没人为她爆灯,金星也说现场没有合适的。
也许我们不能简单的说别人现实,也不能说这是重男轻女的结果。人类从猿类进化到智人,本就继承了趋利避害的基因,在寻找另一半、工作、人际交往中都是如此。
作为父母,如果有女儿,至少要给她爱呀。
作为女孩子,或者说被家庭拖累的女孩子,且不说别的,也许我们都是家中唯一一个留在城市里的孩子,留在家中的父母、兄弟姐妹也都会觉得跟他们比起来,我们的生活是最好的,收入跟他们比起来也是很高的,可是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不易,每个人有他自己的生活,即便是兄弟姐妹结了婚也是各自过生活的。倘若你要帮助扶持,也是要量力而行,否则大大超出能力范围的“洞”要拿什么填。
作为女儿,你需要照顾好自己,你需要去赡养父母,却没有义务去供养已经成人娶妻生子的兄弟。这一点上是要拎清楚的,每个人都要照顾好自己的生活,每一个成人也要为自己的行为去负责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