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庆会,持续原创分享第1412天,2022年6月19日
l 婴儿:0-3岁,生理发育和个体心理发展最迅速的时期,逐步建立比较稳定的依恋关系,开始形成亲社会行为和攻击性行为。
*婴儿从什么时候有记忆?――在胎儿时期就有了记忆。
*辅养者不要轻易换,辅养者需要比较稳定的情绪状态。非必要不建议由保姆带。也不可长期放在老人带,不要欠孩子的债。
第一单元 新生儿的发展
*产前期:280天
*胚种期、胚胎期(3-8周末)、胎儿期。
*新生儿:从出生到1个月的婴儿。
l 新生儿的反射行为
*无条件反射:生存反射。出生后4-6个月内自行消退。
*抓握反射(第5周最强)、3、4个月后消失、行走反射(8周消失)、游泳反射(3个月消失)、围抱反射(摩罗反射4个月左右消失)等。
*无条件反射是智力发展最原始的基础。
l 新生儿的生活行为模式
*睡眠――觉醒时的活动――啼哭
*睡眠:最重要的部分。
*觉醒时的活动:两三个小时与母亲交往、记忆和学习。
*啼哭:交流手段,影响成人行为。
*婴儿床上挂玩具,要考虑婴儿的视角角度。
第二单元 婴儿生理和动作的发展
一、 婴儿大脑听可塑性、可修复性
可塑性:婴儿大脑的大小和功能受后天经验的影响和制约。早期营养不良,也会对婴儿大脑不生影响。
可修复性:大脑具有补偿功能。一部分受损伤,可通过学习修复。大脑两半球具有替代性功能。
二、 婴儿的动作发展
(一) 动作发展对婴儿心理发展的意义
1、 心理发展的源泉或前提-内因
2、 心理发展的外部表现-外相
3、 促进空间认知的发展-扩展
(二) 婴儿主要动作的发展
(1) 手的抓握动作五指分化和手眼协调。
(2) 独立行走(里程碑意义):被动到主动;扩大了认识范围;增加了与人交往的机会;应加强早期动作训练(成熟是前提)(一开始想自己走,一旦会了就想抱。)
(三)手的抓握意义
婴儿动作发展的规律性
(1) 从整体动作向分化动作发展
(2) 从不随意动作向随意动作发展
(3) 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顺序性。
头尾原则:上――下;头――脚;
近远原则:中心――外周。
大小原则:粗糙――精细
l 一睡二抬三番四撑五抓六坐七滚八爬九长牙十 十一扶十二走
*动作发展滞后原因:
1、 穿的太多:会走前,多穿一件;会走后,少穿一件,备带一件;
2、 抱得太多:照料者多,爱干净
3、 坐势太长:看电视,缺少运动
第三单元 婴儿学习
学习活动最早的时间是:胎儿末期(胎教)
一、 模仿学习:
天生学习能力、普遍性、重要学习手段。
二、 条件反射学习方式:
最基本的学习方式、最早的是食物性条件反射。
三、 偏好新颖刺激的学习:
习惯化、去习惯化
第四单元 婴儿的认知发展
一、 婴儿感知觉的发展
二、 注意和记忆的发展
三、 婴儿的加工信息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
l 婴儿感觉的发展
1、 视觉技能的发展
2、 听觉技能的发展
*听觉辨别能力:对声音反应表现:感受抚慰、警觉、痛苦
*语音感知:偏爱母亲;胎教――自然音
*音乐感知:律动
*视听协调能力:定位。
婴儿知觉的发展
1、 跨感觉通道的知觉:手眼协调、视听协调
2、 模式知觉(视觉偏爱程序)
以注视时间为指标;
偏爱的刺激:色彩、运动中的物体、轮廓线密集的地方、黑白对比鲜明处
*在不同的位置携带婴儿;让婴儿从不同角度观察世界。
*让婴儿探索他们周围的环境。
*给婴儿提供能刺激其感觉的玩具。
深度知觉
约六个月开始,具有深度知觉。关键期是出生以后的头三年。一
按照规律长就行了。
二、婴儿和记忆的发展
(一)婴儿的注意
不随意注意――随意注意
受客体刺激物――受主体内心活动
(二)婴儿的记忆
胎儿末期
12个月前――感知动作思维――情绪记忆、动作记忆。
12个月后――内化表象
四、 加工信息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