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选必二Unit5 Education Lesson 3 Und

选必二Unit5 Education Lesson 3 Und

作者: YangLittle | 来源:发表于2023-11-23 20:13 被阅读0次

选必二 Unit 5 Education Lesson 3 Understanding 语篇研读

语篇导读: 宇宙浩瀚无垠,万物沧海一粟。世界很多面,不是你盯着的这一面。

主题语境/主题意义

本课是单元的阅读课,说明人们获得知识和认识世界过程是不断变化的,属于“人与自我”主题语境下的“生活与学习——乐于学习,善于学习,终身学习”内容。

我们先来简单了解一下课文提到的几个人物:

Francis Bacon 弗朗西斯.培根(1561-1626),英国哲学家,英国唯物主义和现代实验科学的始祖。历任律师、下院议员、掌玺大臣、大法官。提出“知识就是力量”。对归纳法做了系统的论述,被认为是归纳逻辑的创始人。

  Aristotle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74-322),古希腊哲学家,和柏拉图一同被认为是"西方哲学之父"。公元前4世纪,亚里士多德创立了“地心说”

  Galileo Galilei 伽利略.伽利莱(1564-1642),意大利物理学家、天文学家,近代实验科学的奠基者之一。伽利略从实验中总结出自由落体定律,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很多学说。还发现了惯性定律和抛体运动规律。他认为地球绕太阳旋转的轨迹是一个正圆。

人类对世界的认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认识是一个辩证发展的过程,这是一个“实践-认识-实践”的过程。这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辩证唯物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人类的认识来源、认识能力、认识形式、认识过程和认识真理性问题的科学认识理论)。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世界远远大于我们对它的认知。学习本课的主题意义在于让学生认识到 “不是每个人都知道一切”。世界有很多面,我们要保持学习的态度,秉持“提出疑问-探索-验证”的方法,不断充实、发展、学习,永不停止。

What/主要内容

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人类获取知识和理解的方式以及历史上对于真理的追求。文章提到了现代科学家和思想家仍然通过观察、研究和测试来解决问题,尽管现在我们更习惯于通过搜索引擎获取答案。然而,在17世纪,弗朗西斯·培根提出这种思维方式是获取知识的途径时,他与当时的观点相悖。当时,人们更相信教会而非事实,对于挑战他们一直舒适地相信的观点并不愿意接受。文章还提到了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的例子,说明人们往往会选择相信权威人士的观点,而不愿意接受新的事实。最后,文章强调了我们对于世界的理解是不断增长和变化的,我们需要感谢过去的伟人们为我们带来的智慧和知识。内容结构图如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选必二Unit5 Education Lesson 3 Und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tugw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