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藏腑生成

藏腑生成

作者: 乐德乐 | 来源:发表于2023-08-20 06:10 被阅读0次

人与天地相参,相参即并列,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它是从人遵循天地之道的角度讲的,天地之道是人类行为的基准。阴阳是一切生命的基础,有了阴阳,才有“祖气”,祖气就是人类生命的太极。

人的祖气刚形成的时候,美恶之间的关联和区分、清浊之间的纯粹与混杂,人与人之间都是不一样的,祖气的厚与薄、完美与缺陷,也都不在一个层次,因此人的生命进程中,有聪慧有愚笨,有长寿有短命,还有富贵贫贱都与祖气密切相关,所谓命来源于刚出生的时候,就是这个意思。

从这段话可以看出,天地的祖气是太极之气,人的祖气就是受之于父母的肾元之气。从下文可以看到,脾胃中气为后天之本,中气和祖气是共同作用相互配合来完成生命运动的。

祖气之内,含抱阴阳,阴阳之间是中气,土居中央,中气就是土气。土又分阴阳,戊土和己土是也。中气左旋,则为己土,中气右转,则为戊土,戊土为胃气,属阳,己土为脾气,属阴。

己土之脾气,其性上行,是一个阴升化阳的过程,脾气化阳以后,上升化为肝气,再继续上升,则化为心气;戊土之胃气,其性下行,这是阳气下降化为阴的过程,胃气化阴以后,下降化为肺气,再继续下降,则化为肾气。肝属木,心属火,肺属金,肾属水,脾胃属土,这就是人体的五行。

所谓的脾气和胃气,并不是仅仅指脾胃脏器产生的气,否则我们无法理解脾气上行和胃气下行的说法,人体五行之气都源自祖气,所以五行之气都是一气,从先天而言,就是祖气,从后天而言,就是中气,祖气和中气化而为一,它们都是不可分,五脏之气也是不可分的,它们都源于中气。中气左旋右转,阴阳升降过程中,阴阳是相互转化的,有规律的,中气之阴上行则化阳,中气之阳沉降则化阴。

  人体之五行之气,又各分阴阳,阴生五脏之气,阳生六腑之气。脏腑互为阴阳,肾为癸水,为阴,膀胱为壬水,为阳;心为丁火,为阴,小肠为丙火,为阳;肝为乙木,为阴,胆为甲木,为阳;肺为辛金,为阴,大肠为庚金,为阳。阳降化阴,阴升化阳。

金木水火土五行各对应一个脏腑,同时阴火和阳火又各分君相,心为君火之阴,心包为相火之阴,小肠为君火之阳,三焦为相火之阳。

这一章黄元御讲的是脏腑生成,即五脏六腑是如何生成的,显然他还是从一气周流的角度讲的,也就是说不是讲五脏六腑的器官是如何形成的,而是讲五脏六腑的气是如何流通的,每个脏腑的气,其实都是一气的不同表达,本质上都是一气。这个后天的一气的本原是中气,而中气的本原是先天祖气,无论是先天之祖气还是后天之中气,无论是中气还是五脏六腑之气,它们都是共生的,相互转化的,不是独立的,相互替代的关系。

黄元御最后又讲到君火相火,这样就从阴阳发展为五行,在从五行发展为六气,六气理论也是黄元御的最重要的理论之一。

有了六气理论,五脏六腑的学说便于十二经脉学说有机地贯通了起来,即足太阴脾经与足阳明胃经、足厥阴肝经与足少阳胆经、足少阴肾经与足太阳膀胱经、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手厥阴心包经和手少阳三焦经、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六对组合分别对应五行和君火相火。

相关文章

  • 《四圣心源》—天人解、藏腑生成

    三、藏腑生成 脏腑生成人与天地相参也。阴阳肇基,爰有祖气,祖气者,人身之太极也。祖气初凝,美恶攸分,清浊纯杂,是不...

  • 文化自信 || 手心阴手背阳

    脏腑里的阴阳 五脏:实心,吸收生成精华,收敛,收藏。 脏的繁体字就是:月+藏 所以五脏为阴。 五腑:空心,流而...

  • 灵兰秘典论第八

    黄帝问曰:愿闻十二藏之相使,贵贱何如?“十二藏”,藏即脏。六脏六腑总为十二,合则皆称为脏;分言之,则阴为脏,阳为腑...

  • 人体

    人体是一个内外联系、自我调节和自我适应的有机整体。人体有藏腑、形体、官窍组成,而各个藏腑、形体和官窍各有不同的结构...

  • 光明中医网校教材《中医药学概论》第二章:藏象(八)

    四、奇恒之腑 奇恒之腑包括脑、髓、骨、脉、胆、女子胞等六个脏器组织,它们在形态上多为中空而与腑相似,但在功能上主藏...

  • 读懂五脏好养生

    脏腑是内脏的总称,也是蔵像学说中的主要内容。按生理特点分为五脏六腑奇恒之腑。其中五脏主藏,藏而不泄,是储...

  • 三焦的功能作用

    三焦的功能作用: 1 :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所以三焦通了,原气能输送到各藏腑,因此对各藏腑疾病有帮助。 2 :三焦...

  • 六腑

    六腑,传化物而不藏。 1.何为六腑 六腑,是指胆、小肠、胃、大肠、膀胱及三焦。 三焦,主要是指:上焦、中焦、下焦。...

  • 教育也谈脏腑

    教育也谈脏腑 闫贵忠 人体有藏精气而不泄的脏,也有传化物而不藏的腑。 ...

  • 三卷之奇恒

    奇恒之腑,与五脏并主藏精,皆可名脏。 腑谓脏者,以其能藏阴也。阴者,即肾中之真水也。真水者,肾精也。精中有气,而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藏腑生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tujm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