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故宫博物院(游记)

作者: 扬子居 | 来源:发表于2019-05-22 16:55 被阅读58次
北京故宫博物院(游记) 北京故宫博物院(游记)

女儿上幼儿园时,我带她来过北京,游览过故宫博物院和颐和园。印象深刻的是当年我还年轻,就一直背着女儿爬上了万寿山,等到了山上累的手脚哆嗦,早没有就着课文《颐和园》赏景的心情了。我问女儿还有印象吗?她说如果不是有照片为证的话就完全不记得了……what?谁说要从小就带孩子出门旅行的?完全行不通么?

这次一家三口一起去故宫博物院,女儿已经20岁了,时光流逝得太快太快了……

北京故宫是永乐大帝朱棣用了14年修建的,他在南京血洗建文帝的旧臣后,定下了“天子守国门”的国策,把明朝的首都由南京迁到了北京,才有了今天这震撼人心的宏伟建筑。

就是“震撼人心”这四个字,我不懂建筑,但天安门给人就是这种感觉。不仅仅是视觉效果,更有在这里发生的无数历史故事渲染着这四个字。

天安门在明代时叫承天门,据说建造时完全模仿了南京的承天门。黄瓦,朱柱,上为九间门楼,下为开了五孔的城台,外有金水桥五座对应,两侧分列华表和石狮子。

石狮子很是有皇家风范:广阔的前额,卷曲的鬃毛,张开的大嘴,圆润的肌肉,身披璎珞彩带和铃铛,显得既威武又和善。

华表在蓝天白云映衬下也格外神秘。

随着人群的流动,我们走过汉白玉的金水桥,来到了天安门的门洞,两扇朱漆大门,门上是纵横各九的鎏金铜钉,以应“九重”之数,据说只有皇帝的城门才能享有这样的规格。

天安门后是端门,规格次于天安门,接下来就是威武霸气的午门,故宫博物院的入口了。

北京故宫博物院(游记) 北京故宫博物院(游记) 北京故宫博物院(游记) 北京故宫博物院(游记)

关于故宫建筑的宏伟壮观可以写厚厚的一本书,我等小民只是来感受一下气氛而已。尽管在影视剧中无数次见过故宫的雄伟壮丽,可亲历其中依然感到了天子气派——皇权神圣不可侵犯。

明、清两代厚厚的历史就是以这里为背景书写下的,琉璃瓦、九龙壁、汉白玉台阶、雕廊画柱、千年古树……庄严肃穆的太和殿看惯了兴衰成败,今天又见游客如织,不知有何感想?

我想起远在西部的长安,两千年前,中国第一个皇帝举全国之力修建了秦王宫,他希望秦国能够千世万世代代相传,却没想到看似固若金汤的国家二世而亡,到今天只留下秦王宫遗址和祖龙的传说令人唏嘘不已……

当年倔强的嘉靖皇帝在哪里廷杖杨慎呢?他要是知道若干年后的孩子们,只会唱“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却不知嘉靖是谁?不知还会那么不通人情么?

而才子杨慎泉下有知,能否闪过一丝笑意?

还有嘉靖年间的禁书《西游记》,到如今却成了四大名著,被影视剧翻来覆去演绎来演绎去?嘉靖皇帝一定会更不开心了?只是孩子们现在只知道虎力大仙、鹿力大仙、羊力大仙……无人知道写书的吴承恩是在坏坏地影射至高无上的嘉靖皇帝了。

康熙皇帝还在为继承人发愁吗?他能想到最后是乘船来自西方的碧眼黄发鬼用一把火烧掉了大清国的王气么?郑和能咽下这口气吗?

老舍的小羊圈胡同又在哪里呢?怎么能相信那个大明王朝都没往眼里放的倭人,居然敢到“诛十族”的永乐大帝的王宫里挥舞刺刀?戚继光若是知晓,一定惊讶到瞠目结舌……

故宫……故宫……你哪里是建筑?你是历史,你是历史中鲜活的人……

离开故宫时,我也掏200元拍张清宫照happe一下,老公是皇帝,我是皇后,姑娘是待字闺中的格格。

开心就好,人生苦短,不知道还有机会再来么?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北京故宫博物院(游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tuyz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