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内参03

作者: 七年纪旅 | 来源:发表于2018-08-27 23:23 被阅读2次

    【0827】

    01方法:怎样获得你需要的帮助方法

    生活中,每个人都有求人帮忙的需求,但是出于害怕被拒绝等原因,人们在寻求帮助时要么难以开口,要么会觉得不舒服。怎样才能更有效地寻求帮助呢?《哈佛商业评论》上的一篇文章介绍了几个方法。公众号“绿墨水社区”翻译了文章内容。

    首先,你要克服害怕求人帮忙的情绪,因为研究发现,其实大部分人都愿意帮别人。康奈尔大学的一位教授研究发现,人们帮助陌生人的比例,比寻求帮助的人预期的平均高出48%。而且,那些提供帮助的人也知道,他们在帮别人的时候,也会有很好的情感体验。一项研究表明,那些简单地承诺在别人身上花哪怕很少的钱的人,比那些只打算在自己身上花钱的人更快乐。

    接着,文章介绍了寻求帮助时可以使用的三个技巧。

    第一个技巧是利用群体意识。当一个人觉得他和你是一个团体的时候,他就更愿意帮助你。比如,简单地提到“一起”这个词,可能就会有效果。有一个研究让很多参与者一起做题,当参与者被告知他们和其他房间里的人是一起这样做的、并且可以互相交换答案时,他们协作的时间增加了48%,而且做对了更多的题。还有一种建立群体意识的方法是突出共同的经验、看法和感觉。比方说,如果你和另一个女生是团队里仅有的两名女性,你不要只是说“我们是团队中唯一的两名女性”,这只是在强调特点,而是要分享经验,比如你可以对她说:“你注意到我们总是被打断吗?”

    第二个技巧是让对方觉得自己是一个更积极的人。比如,你可以让对方觉得,他不仅是可能帮助你的人,而且他也经常帮助其他人。研究表明,当人们被问到是否愿意“慷慨捐赠”、而不是“捐赠”时,人们给慈善机构的捐款更多。

    第三个技巧是让对方看到效果。心理学家认为,知道自己的行为会带来某种想要的结果,是人们做事情的动力。所以,你要让帮忙人知道,他的帮助很重要,比如,你要给客户一个建议,打算请同事帮忙看看这个建议怎么样,这时候你可以这么说:“在我把这个建议给客户之前,你能帮忙看看吗?因为上次你帮忙看过的建议效果就很好。”

    02俞敏洪:创始人的三条准则

    微信公众号“笔记侠”发表了一篇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在“春光里·豹变2018产投家峰会”上的演讲。在演讲里,俞敏洪提出了创始人的三条准则,非常有启发。

    第一是“以终为始”。俞敏洪说:“你这辈子到底想做什么?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一定要知道。”他以教育为例,如果一个公司做着做着,开始拼命做营销,甚至出现欺骗行为,其实就是忘记了自己到底想做什么。

    第二是,“急事慢做”。俞敏洪表示,只有少数公司能成为平台公司,90%的公司都是内容公司或者产品公司。如果是产品公司,那么,只有把产品做到极致,做到极其符合人性的程度,才会有人不断购买。而产品的打磨是需要时间的,急事慢做,就是任何事情,可以加速,但不能省略过程。

    第三是,“近悦远来”,它的意思是,把你身边的人服务好,其他人自然就来了。还是以教育为例,服务好一百个学生和一百个家长,服务到他们完全认可你,最后会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和家长也会来购买你的服务。用俞敏洪的话说:“把眼前的做好,一切就都好了。”

    俞敏洪也批评了“跟风”的问题。他先谈到自己的做事方式。他做任何事情,都有一个计算方式,他会考虑,同样一个小时时间,不做这件事,而是做另外一件事,另外一件事是不是会更有价值。“决定这件事价值的不是这件事情本身,而是你到底放弃了多少。”因此,他认为,一旦决定要做的事,就一定要全力以赴,否则,就不可能得到最好的结果,而是对精力、时间和资源的浪费。

    按照这个逻辑,跟风就不如全力以赴、全情投入去做自己认定的事,“如果你抱着别人做了我也做,说不定我会比别人做的更好的心态来做,说明你对这个行业、这个事业根本不了解,或者根本就不喜欢。这样的话,即便你拿到投资,死掉的可能性也会多于活下来的(可能性)。”

    总之,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认为,创始人要恪守三条准则:以终为始、急事慢做和近悦远来。与其跟风,不如全情投入一件自己认定的事。

    03管理:如何鉴别公司里的“有毒”员工

    很多公司管理者都非常重视人才招聘,想找到最优秀的员工,不过,鉴别、管理公司里的“有毒”员工(Toxic Workers),也很重要。哈佛商学院曾进行过一项研究,研究人员走访了11家公司里超过5万名员工,发现了“有毒”员工的一些特征:利己主义,不关心他人;过度自信,对自身没有准确认知;坚持一切遵守规矩,不懂变通;与其他“有毒”员工在一起耳濡目染。公众号“世界经济论坛”的一篇文章,将“有毒”员工分成了4类:

    第一,能力高且意愿高。工作能力强,积极性又高,看上去是理想的员工类型。但是,这类员工中喜欢“一人独大”的人,极有可能发展成“有毒”员工。他们自视甚高,缺乏团队精神,无法与其他团队成员凝聚在一起。良好的团队精神有利于提升工作效率,减少沟通成本。

    第二,能力低,意愿低。他们既无工作能力,也没有工作热情,是人力资源部门最应避开的一类员工。

    第三,能力高,意愿低。工作能力强,但缺乏工作动机,这类的员工会比较隐蔽,因为他们完全可以胜任工作的要求,只是不肯努力。他们看上去也很活跃,在各个项目和任务中切换,但他们并不做实事。

    第四,能力低,意愿高。这类员工被称作“拼命三郎”。但这种过于旺盛的工作热情并不是好事。管理学中把这种情况称为“职业倦怠”(Burnout),可以分为主动和被动两种。一个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很高,但如果盲目堆砌与自身能力不匹配的任务,或者不科学安排工作时间,仍然有可能出现身心耗竭的情况。据国际调查机构盖洛普在2016年进行的研究,德国因为劳动力过劳而导致的生产力损失每年在90亿欧元左右。

    04为什么有人越活越年轻,有人却未老先衰

    如果只从内心感受去判断,你觉得自己多少岁了? 这种判断被心理学家称为“主观年龄”,通常,人们的衰老程度与他们的实际年龄之间并不相符,有的人随着年岁增长精神越发饱满,而另一些人则会未老先衰。BBC英伦网的一篇文章介绍,许多研究人员正在研究影响个人衰老的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因素,以及这种认识如何帮助我们活得更长久、更健康。

    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就出现了研究主观年龄与实际年龄差距的记录。在过去10年里,大量新研究也在不断探索与这种差异有关的潜在心理和生理后果。其中,就有研究探索了主观年龄与个性之间的联系。现在大家会普遍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会变得更加成熟,不那么外向,也不太有开放的心态去尝试新的事物和经历。“这种性格变化,在心态年轻的人身上表现得不太明显,在主观年龄比较大的人身上会更明显。”

    不过,主观年龄较低的人并不意味着他们永远都不成熟。恰恰相反,主观年龄较低的人会更有责任心,也不那么神经质,这些特征是衰老过程中带来的积极变化。因此,随着生活经验的累积,主观年龄较低的人增长了智慧,而且他们也没有以青春活力和能量作为代价。

    除了性格之外,主观年龄较低的人患抑郁症的风险更低,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也更好。法国蒙彼利埃大学(University of Montpellier)的心理学教授斯蒂芬(Yannick Stephan)分析了三项研究的数据,这些研究总共跟踪了超过1.7万名中年和老年参与者。他的分析结果刊登在《身心医学》(Psychosomatic Medicine)期刊上,这是迄今为止关于主观年龄对死亡率影响的规模最大的研究。

    斯蒂芬发现,大多数人会感觉自己比实际年龄小八岁。不过,也有些人觉得自己已经衰老了,这种想法对他们的身体产生了严重的后果。在研究期间,觉得自己比实际年龄大8到13岁的人,他们的死亡风险高出了18%-25%,排除了教育、种族或婚姻状况等因素后,这些人仍要比主观年龄较低的人承受更多的疾病负担。

    为什么主观年龄会与健康状况有关联呢?这可能是性格变化带来的直接结果,主观年龄较低,意味着随着年纪增长你还可以享受更多的活动。斯蒂芬教授通过研究发现,“主观年龄可以预测身体活动模式”。比如,当你感到沮丧、健忘、体弱的时候,你可能会觉得自己老了,这是一个恶性循环,心理和生理因素会继续导致主观年龄增加和健康状况恶化,你会觉得自己更年迈、更脆弱。“主观年龄要比出生证上的日期更能预测你的健康状况。”

    主观年龄和实际年龄在什么时候开始出现差异的?为什么会这样?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心理学教授诺塞克(Brian Nosek)和林德纳(Nicole Lindner),一起研究了主观年龄和实际年龄之间的差异是如何演变的。大多数孩子和青少年觉得自己要比实际年龄大;但在25岁左右,人们开始感觉心理年龄要比实际年龄小;到30岁时,大约70%的人觉得自己比实际年龄要年轻。

    对于人们为什么会出现主观年龄和实际年龄之间的差异,一些心理学家推测,拥有较低的主观年龄是一种自我防卫,保护我们不受消极的、年龄刻板印象的影响。德国比勒费尔德大学(Bielefeld University)的科纳德(Anna Kornadt)认为,人们的主观年龄,在不同的领域会有所不同。比如,你在工作和社交圈中的自我感知是不一样的。科纳德从研究中发现,当某个领域对年龄大抱有消极成见时,人们的主观年龄就会降低,比如在工作、健康和经济等方面,“从心底里觉得自己年轻,可以帮助人们远离自己所在年龄段的消极含义”。“使自己远离社会对衰老的悲观看法,乐观地看待未来”,这种自我防御机制反过来也可以进一步解释年轻心态对健康的益处,科纳德介绍,主观年龄较低的人倾向于用更积极的眼光想象未来的自己。

    以上,就是研究人员对“主观年龄”的研究,他们发现:主观年龄较低不意味着一个人永远都不成熟;主观年龄要比实际年龄更能预测你的健康状况;较低的主观年龄也是一种自我防卫。

    05李彦宏:有关人工智能的三个误解

    在8月23日举办的首届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上,百度公司董事长兼CEO李彦宏发表演讲,指出了人们对人工智能的三个误解。

    李彦宏说,一提起人工智能,很多人可能会想到一个长得像人的机器,这是第一个误解。李彦宏认为,人工智能长得不应该像人,我们不应该花精力去造出一个长得像人的机器,也不应该让这个机器学走路,或者学会上下楼梯,这是一个机械时代的思维。“如果让机器去替代人的体力,我们在工业化时代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如今我们要解决的是让机器能够像人一样思考。”

    而在这方面,李彦宏认为存在着第二个误解,那就是让机器模拟人脑的工作原理。李彦宏说:“人工智能不是仿生学。现在的人工智能技术、各种各样的算法和创新,跟人脑的工作原理没有太大关系。事实上,人类还没有搞清楚人脑是怎么工作的,又何谈用机器来模仿人脑的工作原理?所以,人工智能不是模仿人脑的工作原理,而是要用机器的方式实现人脑能够实现的价值或者作用。”

    第三个误解是人工智能威胁论。很多人担心人工智能有一天会取代人类,李彦宏认为这种担心没必要。其实组成AI这个词的“人工”,英语还有一个意思是“假的”,所以AI与真人的思维方式、能力还有一段很远的距离。李彦宏认为,我们更应该担心的是技术成熟得不够快,从而出现问题。比如智能音箱,大多数时候它是不理解我们的意思的,你问它唐朝是怎么灭亡的,它可能就回答不出来。因此,“努力的方向应该是当你跟机器说话的时候,它能不能听懂你的意思。只有它先明白你是什么意思,才能按你的意思为你提供服务。我们在不停地向这个方向努力,但我们理想状态还差得很远”。

    文献来自『李翔知识内参』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知识内参0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tyxw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