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心理课学习感悟(一)

心理课学习感悟(一)

作者: 隐世里君9 | 来源:发表于2020-07-07 11:52 被阅读0次

分享一点这两天上课的个人感悟:

1.心理发育水平和意识发展水平不一定划等号,一个健全的人必然具有良好的心理发育水平和相对较高的意识发展水平。决定子女人生舞台宽度和广度的,是父亲的眼界和母亲的胸怀,社会学致力于帮助父亲,心理学努力治愈母亲。高水平的心理学兼具哺育的功能和引飞的本领。

2.社会学是“宏观”视野,心理学是“微观”视野,社会学止步的地方,心理学起步,在心理学的词典里没有“乌合之众”,它面对的始终是一个个具体的人。要想改变海洋的水质,就不得不面对每一颗水滴,哪怕这个工作看起来太过繁琐和艰巨。社会学旨在“精英教育”的层面创造条件而心理学力求在“平民教育”的层面夯实基础。

3.只有活生生的人才会进化,才会拥有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现实之所以如此让人失望,是因为很多人并不是活生生的。所以心理学的任务是为社会学的发展保驾护航。

4.只有表达了恨,才能表达被压抑的爱,所以一个不允许说“不”的社会,人与人之间肯定缺乏爱。如果批评不自由,则赞美只不过是虚伪的敷衍,把赞美者变成伪君子的同时,也给不了被赞美者任何滋养。

5.人非生而自由,人也非生而平等,人格发展水平决定一个人能获得多大限度的自由。创伤是光照进来的地方,前提是创伤必须得到修复。生活中若没有创伤体验(或者社会学称之为挫折、磨难的东西),就不会有丰富的情感体验和发展出深远的社会学意义上的眼光和智慧。

6.即使深度催眠也不能把某段记忆从人脑中抹去,创伤的代际传承就是很好的例子,家族性的创伤一定会在第n代身上浮现,所以与其压制它,不如请出来接纳并疗愈。在家族内极端地排斥、抹去某个人的结果,很可能会使这个成员“阴魂不散”。这和社会学上包容异见的看法如出一辙。

7.极端的压制导致极端的反抗,父母若不想“坐在火山上”,就要允许孩子反抗。正向的权威也许是人生必要的,但是父母把亲子关系搞成上下级关系肯定是最糟糕的结果。惩戒教育要“因材施教”,并且父母必须自己先是明白人,否则惩戒就成了虐待。低自尊,低自我价值感,没有存在感的儿童,绝对不应该成为惩戒教育的对象,而是需要尽可能的治愈和保护。父母要锻炼孩子的抗压能力,首先要有能力保护好孩子。

8.心理学上经常用的一个词是“分化不足”,孩子只有能够离开父母,他/她有一天才有可能回来。一个人只有精神和人格上独立了,并有能力出走和捍卫自己的边界,他/她才有可能真正对别人好。死死抓住子女的结果很可能造就一大批生活不能自理的啃老族。

9.社会学家曾提出警告“未来社会的最大危机不是人工智能取代人类,而是人把自己变成智能机器。”科技文明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隐患。社会学的先知先觉者和心理学的忠实实践者需要联手,才有可能应对未来的危机。没有社会学家的努力,面向个体的心理学会缺少生根发芽的土壤,没有心理学家的帮助,社会学也难以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相关文章

  • 心理课学习感悟(一)

    分享一点这两天上课的个人感悟: 1.心理发育水平和意识发展水平不一定划等号,一个健全的人必然具有良好的心理发育水平...

  • 心理课学习感悟(二)

    1.有阳光的地方就有影子,阴影是躲不掉的自己,学习与阴影共存并转化创伤是人生的必修课。心理学和文学创作有个很相似的...

  • 追赶时间的人

    目录 学习感悟 学到了什么? 如何学好这门课? 正文 一,学习感悟 ​ 本周学习了信息分析课概论,围绕...

  • 心理是科学,也是思维的社会艺术

    心理课感悟,心理是科学,也是思维的社会艺术 1,心理学是双刃剑,有较高的道德的人,才能用好心理学。学习心理学最大的...

  • 心理课感悟

    今天的心理课程发现大多数同学都非常的放松,这和平常在自己的课堂上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表现。同学们表现得非常好,积极的参...

  • 反向形成-曾奇峰心理课6

    今天写学习感悟前,先进行一下自我觉察,今天有了情绪。因为学校没有开设心理课,但是我私自给学生开了心理讨论,别人向我...

  • 《能断金刚》空中读书会第11期

    7.22号+8群+《能断金刚》+11期+胡小枫+学习感悟 本节课,姚老师曾经对她的一位朋友(学习心理学的)分享笔的...

  • 心脏问题掩盖下的隐藏杀手,杀人于无形!

    文/Dailei《给忙碌者的心脏医学课》的学习感悟! 01 心脏问题掩盖下的隐藏杀手,这个杀手就是:心理疾病。为什...

  • 心理课学习

    进入心理网校的初衷:一个原因是自己喜欢,另一个原因是团体的推动力,身边有一群人在学习,交谈的资本积累。第三个原因是...

  • 心理课学习

    摘录 “善于学习的父母,和凭着本能去爱的父母,教育出来的孩子,是截然不同的命运。” 因为思维方式不同,同样的教育问...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心理课学习感悟(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udaq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