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写了文章:心灵避难所。有很多朋友心灵有伤口之后,为了逃避,为了安慰,为了心安理得,去寻求灵性、宗教的庇护,暂时得到安宁,可是伤口还在,故事还在,想起来还是很痛。
最近在上心灵课程,老师问,外界发生的事情,戳到了你的故事,你会怎么样?
我说我会写日记。
老师说,对,很多人选择绕开。
也有些人不愿意面对,为了下一次继续不面对,在这个伤口上面再裹一层硬壳,层层裹着,伤口越来越不被戳到。
可是,伤口需要暴露,需要处理,需要开刀,否则,伤口会变成毒瘤,会酝酿得越来越大。
在心灵课上,在专业的老师,有爱的同修,协助下,撕开伤口,让这些委屈、求而不得、抱怨、怨恨,全部流出来。恨流出来,爱才能进去。
把之前的情绪清理之后,感受到自己无比轻松,感受到自己很快乐,很开心,很有力量,爱的力量。会感觉到,周围的人,对我也好了很多。
会有一些不习惯。竟然没有人来“欺负我”了。竟然有些不踏实。竟然怀念以往的“痛苦”。人真的很奇怪。
受害者的角色做久了,就会不舍得放下,会渴望一个“施暴者”,也会无意识地吸引这个“施暴者”继续“欺负、加害”自己。会特别想要让别人因为自己的“软弱、被欺负”而关注自己。
病态的讨爱、求关注。扮演受害者。也许最开始的“加害”是别人,但慢慢的,经年累月,自己开始主动扮演受害者,开始吸引“施暴者”来加害自己,从而扭曲地得到某些关注、爱和自我感动。
换一种模式。
换一种开心的模式。
我身边的人都是美好的,我也渴望所有的美好。用这个美好模式,来取代受害者模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