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今天,坐在办公室里,同事张姐给我们吐槽了一下她的家庭琐事。
儿子小石头快4岁了,很是调皮。
时常在沙发上学小猪佩琪,把沙发当成了一个巨型泥坑,跳来跳去。
婆婆端着饭,堵在这一头,公公拿着水和纸,坐在另一头,一左一右,将小石头夹在中间。
但是,即使这样,小石头还是能从缝隙中跳出去。
不仅如此,小石头还能兼顾更多动作。
一会儿将婆婆喂到嘴边的饭用手拿下来,扔到电视屏幕上,一会儿将婆婆围好的围裙撕下来,一会儿又将桌子上的遥控器扔到地上……
“棍棒之下出孝子。”
“溺爱就是犯罪。”
婆婆一边说着这些看起来很有道理的话,一边将电视屏幕上的面条取下来仍到垃圾桶,一边将小石头的围裙围上,一边将遥控器捡起来……坐回沙发,一边哄小石头,一边继续喂饭。
吃饭需要大人追着喂,衣服需要大人穿,擦手擦嘴也需要大人代劳……
真正的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同龄的孩子呢,吃饭自己吃,不用围裙衣服也能保持干净,怎么敢仍遥控器。
可是即使这样的小石头,婆婆一天要夸n多次。有时候张姐和她老公在家,只要小石头伸伸胳膊,或者是偶然冒出几句话,不仅公公婆婆要说“你真棒”,张姐和她老公两个也是不能逃脱的,否则婆婆就开始唠叨:“不领娃娃就算了,让夸几句自己的儿子,都懒得不说……”
张姐心里苦,可她什么也不能说。
张姐和她老公因为工作关系,带孩子之类的事只能全部由公公婆婆一手包办,否则怎么办。
02
看了一篇文章,题目是《你真棒,是送给孩子最毒的毒药》
咋看题目,咋了一大跳。
因为在很多人的观念里,适度的赞美孩子,是多年来老师和家长一致认可、并采取的方式。
带着疑问和不解,我看完了文章。
在新加坡从事幼教工作的琳达回国度假,跟作者探讨育儿问题时,说了一个自己看到的故事:
“我发现父母有个特别不好的习惯,喜欢吹捧孩子。前天我去商场,一个三四岁的孩子自己吃了一小碗饭,她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简直像看到地球之光一样,围着说‘你真棒’。”
我的小外甥也是这样的,每次我倒他家混饭吃,整个饭桌上,他就是焦点,在爷爷奶奶的左追右堵之后,满身的饭渣子与菜汤的包围中,将小半碗饭才吃完,之后全桌人,从爷爷奶奶到爸爸妈妈,排着队的举着大拇指,一边点赞,一边说:“你真棒!”
见多了,我也习以为常了,随着爷爷奶奶的动作做,以为是鼓励孩子,同时可以激励他以后吃饭都能更棒。
可是,作者接下来却是当头一棒:“这么大的孩子自己吃饭,难道不是他的本分?”
这突如其来的一句疑问,如当头一棒,“咚”的一下,把我敲醒了。
如果小孩子自己吃完一碗饭就值得全家人为他点赞鼓掌说真棒,那来到成年人的世界,我们是否要为自己的行为加油呐喊了。
这里有熬夜到深夜12点的腰酸背痛,也有凌晨5点钟爬起来敢早班车赚钱的睡眼惺忪。
每天晚睡早起,把用来做梦的时光,用来赚钱。
深夜痛哭、雨里前行、夜里独酌,说好听一点儿是梦想没实现,说直白一点儿是养家糊口、担子太重、赚钱太难。
可是,并没有人为成年人说一句:“你真棒”,我们经常看到的,反倒是一句句排山倒海的指责与失望。
小孩子因为小,所以每一个小的进步,其实也是他成长路上,理所当然要学会的一些基本技能,都会被父母夸赞。
那么成年人的生活呢,看到的都是奋斗,看不到的地方,才是不容易。
可是无论是看到的,还是看不到的,哪儿都听不到掌声和鼓励。
对孩子太纵容,对大人太苛刻,这就是我们当下犯的错。
03
我们应该注意到,哪个年龄段就该承担起哪个年龄该承担起的职责,即分内的事。
比如吃饭、穿衣、洗脸刷牙……这些都是小孩子分内的事。
如果连这些分内的事情你都去夸奖,那么看看你未来的孩子会如何?
隔壁阿姨跟我抱怨她女儿。女儿从小在赞美教育中成长,不仅在家人人夸,幼儿园还有专门的活动,让小朋友互相点赞。哪个孩子上课回答问题,或者帮老师做值日,其他小朋友一起鼓掌,说“嘿嘿你真棒”。
她慢慢发现不对劲,孩子做任何事情似乎都是为了得到赞美。读小学以后,情况变得更糟,因为不能经常听到“你真棒”,她变得不喜欢老师,有极强的挫败感和逆反心理。
这个孩子的问题,几乎是信奉“表场出贵子”家庭或早或晚都会遇到的问题。
我们应该把夸奖用在其他值得去做的地方。
每个人的成长路上,最重要的不是做得好的时候被赞美,而是做得不好的时候被鼓励。
04
正向的肯定教育,从来不是简单的“你真棒”,而是考验父母细心、耐心和智慧的大工程。
前段时间看了海姆.G.吉诺特的《孩子,把你的手给我》一书,关于如何正确称赞孩子,我有下面的一些看法:
称赞,就像青霉素一样,绝不能随意用药。使用强效药有一定的标准,需要谨慎小心,标准包括时间和剂量,需要谨慎小心是因为可能会引起过敏反应。
称赞要做的有理有据,但不能泛滥,总感觉称赞多了就没有感觉,就像是玩一个游戏,玩一次,有创意,玩第二次可能意犹未尽,玩第三次已经很乏味了,接着再下去……这样的称赞也是如此,称赞太多反而觉得虚伪。
称赞将就度,把握好度,让其事半功倍!
同时,也将《你真棒,是送给孩子最毒的毒药》一文中作者给大家的建议附上:
说“你真棒”,不如告诉孩子,这次好在哪里。好好吃饭,认真写作业,按时睡觉,收拾自己的房间,都是孩子的份内事。值得夸奖的不是他做了,而是他为这件事付出的努力,是他战胜自己的过程。
当孩子克服困难完成一件事,除了说你真棒,请多问一句,你是怎么做到的。让孩子进行自我分析,明白自己是如何进步的,下一次,遇到困难,他就不会随便放弃,这一点,对于培养孩子坚韧的品格非常重要。
孩子成功的时候,给他拥抱,失败的时候,给他肯定。失败的意义,不是让我们哭泣,而是爬起来,从另一条路通往成功。父母的态度决定了孩子能否跨越失败,把人生变成长跑。
随口的赞美,是孩子成长的毒药,甜而无用。为人父母,要用心感受孩子成长路上的困境与挣扎,不是你好的时候,我肯定你表扬你,而是无论你怎么样,我都接纳你帮助你,这才是最好的赞美。
为人父母,诸多不易,愿这篇拼凑的文章,能够给需要的人们一些帮助。
同时,也告诉自己,有些话,不要轻易说出来,比如“你真棒”这三个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