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理读书摄影
黄帝内经·灵枢经·九针十二原第一·6(6/10,全译,定稿)

黄帝内经·灵枢经·九针十二原第一·6(6/10,全译,定稿)

作者: 老黄历择吉 | 来源:发表于2023-12-30 09:48 被阅读0次

黄帝内经·灵枢经
九针十二原第一
6/10


原文:

黄帝曰:愿闻五脏六腑所出之处。岐伯曰:五脏五腧,五五二十五腧;六腑六腧,六六三十六腧。经脉十二,络脉十五,凡二十七气以上下。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俞,所行为经,所入为合,二十七气所行,皆在五腧也。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所言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


译文:

黄帝说:我想听您讲讲五脏六腑之神气与外界沟通的路径。

岐伯说:

五脏各有五个腧穴,用以沟通外界,全部相加就是五五二十五个腧穴;六腑各有六个沟通外界的腧穴,全部相加就是六六三十六个腧穴。

人体有十二条主干经脉,和十五条主干络脉,共计二十七条神气循行的主干道,遍布于人体,发源于五脏的神气在其中上下循行。

沟通外界与人体表面经络系统的腧穴,叫作井穴;

沟通表面经络系统与浅层经络系统、使脉气进入浅层经络系统、开始成细股溜行的腧穴,叫作荥穴;

沟通浅层经络系统与中层经络系统、使脉气开始往中层经络系统汇聚灌注的腧穴,叫作俞穴;

沟通中层经络系统与主干经络系统、并使脉气开始在主干经络里成为洪流的腧穴,叫作经穴;

沟通主干经络系统与深层经络系统、脉气开始进入直通人体五脏的深层经络之腧穴,叫作合穴。

这二十七条经脉之神气,皆通过各条经络的井、荥、俞、经、合这五个腧穴,在人体内五脏与人体外环境之间循环。诸经络彼此相交、会合的节点,共计365处。

善于提纲挈领、融会贯通的医者,几句话就能概括神气运行和经络网路的总体规律及特征;悟不到要领的医者,只能一个一个穴位去死记硬背。

上面所说的诸经络所相交、会合的节点,指的是五脏神气进出人体、及在人体中游走循行的相交、会合之气机节点,并非指这些气机节点所附着的具体皮肉筋骨位置。

(未完待续)


上一篇:黄帝内经·灵枢经·九针十二原第一·5(5/10,全译,定稿)

下一篇:黄帝内经·灵枢经·九针十二原第一·7(7/10,全译,定稿)


推荐篇:猴子森林1~121


相关文章

  • 治病求本,灸十二原穴,补元气,祛病快

    《黄帝内经.灵枢经》开篇就是《九针十二原》,可谓针灸治疗大法的根基! 其中特别强调十二原穴: 【原文】五脏有六腑...

  • 中医九针微创疗法新解

    九针是古代九种针形的统称。出《黄帝内经》。 《灵枢·九针十二原》载:“九针之名,各不同形。一曰镵针,长一寸六分。二...

  • 2020-11-12疏忽了眼前的红灯

    本周亲子共读:《易经·系卦传》序卦传下;《文启学蒙》78 黄生借书说 袁枚; 《黄帝内经 灵枢上》九针十二原第一 ...

  • 《黄帝内经.灵枢.九针十二原第一》

    【本章要点】 一、详细介绍了古代所用的镵针、员针、提针、锋针、铍针、员利针、毫针、长针、大针九种针具的形状及其用途...

  • 九针十二原第一

    黄帝问于岐伯曰:余子万民,养百姓而收其租税。余哀其不给而属有疾病。余欲勿使被毒药,无用砭石,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

  • 原络疗法

    《灵枢·九针十二原》:五脏有六腑,六腑有十二原,十二原出于四关,四关主治五脏。 五脏有疾,当取之十...

  • 诡医笔录18 九针(1)

    《灵枢· 九针十二原篇》:九针,即镵针、圆针、鍉针、锋针、铍针、圆利针、毫针、长针和大针。 “彭彭彭!...

  • 今天写点啥好呢?

    说句实话,本来想着写《皇帝内经》的读书感受,但是读了《灵枢》部分第一节 九针十二原:针灸治病之概要 却也没啥感受,...

  • 灵枢九针12原第一太素21卷九针要道 诸原所生诗释

    灵枢九针12原第一太素21卷九针要道- 诸原所生诗释 题文诗: 粗工守形,上工守神,邪盛不补,邪去不泻. 凡用针者...

  • 086-03调经论篇(第5-6段)

    卷十七 《黄帝内经》素问●调经论篇第六十二(第5-6段) 学习时间:2020年6月11日星期四 【原文5】 帝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黄帝内经·灵枢经·九针十二原第一·6(6/10,全译,定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ujjn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