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一:
记得有一次有一个姑娘想要和已经分手的对象复合。
于是大晚上找对方。
结果对方没有明确表态的同时,还发生了性关系。
我一听她和我说这事情,我立刻开始头大。
头大在于这件事不单单是无用功,反而还会有反面效果。
换句话说“我们日常的表现会影响对方对于我们的认识。”
而本身在关系没有明确的前提下,就从正常的性关系变成了不正当的性行为。
我问她为什么会这样做。
她告诉我,我之前听她描述以后,所说的彼此舒适在她看来确实很重要。
而她觉得性关系会让彼此很舒适。
这联想能力我觉得可以给满分,而我和她提到的舒适,实际上指的是彼此的关系舒适。
关系舒适=性舒适?
显然是不相等的,关系舒适里包含了性,但性并不是关系的全部。
那关系舒适里都包含哪些因素呢?
我个人觉得用《亲密关系》一书中提到的亲密关系与泛泛之交在至少六个维度的不同来看待是再好不过的。
了解(Knowledge)、关心(care)、相互依赖性(interdependence)、相互一致性(mutuality)、信任(trust)以及承诺(commitment)
但在女孩以及我看来,她和对方的了解、关心、信任是没有问题。
其实问题也就卡在了一致上,彼此本身对于一些问题的看法,无法达成一致,而越是沟通,无法达成的一致越多,于是连带依赖和承诺也受到了影像。
所以单独去提高依赖和承诺,实际上的效果并不大。
反而需要去重新建立一些彼此能够达成一致的观念,从而让依赖与承诺有所恢复。
或者说,前者往好的方向调整,后两者自然而然也会提高。
而她的性行为,在我看来就是从依赖的角度出发了。
只是选择的时机不对。
故事二:
婚前同居你是支持的,还是不支持的呢?
两个生活习惯不同的人,在同一个屋檐下,必然会出现一些摩擦。
当然,这与是否支持婚前同居没有关系。
而我主要想说的是,近距离产生的摩擦,如何尽量去消除。
彼此将对方当作普通人,允许一些问题的存在。
例如“想法”
很多争执其实起源于认知的差异,假如允许对方和自己存在差异呢?
当允许以后,更多的是如何彼此去调和所出现的想法。
适当的距离,可能让彼此更加的舒适。
今天暂且写到这里,这两天我自己也有感觉自己的状态在下降。
之后这一段时间发的内容我都会重新看一下并且做一些调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