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爱苏子的一阕词,“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这阙词写于元丰七年,苏轼在赴汝州任团练使途中,路经泗州时与刘倩叔同游南山,赏着美景,喝着浮了雪沫乳花的小酒,配着山野时蔬,感慨着“人间有味是清欢”,好不惬意快活。
这阙词里,尤爱最后一句,苏子的清欢,是与友人踏春出游,品尝山野时蔬。于我们而言,清欢又是什么呢?
林清玄的散文《清欢》里这样写道,“清欢几乎是难以翻译的,可以说是‘清淡的欢愉’,这种清淡的欢愉不是来自别处,正是来自对平静的疏淡的简朴的生活的一种热爱”,于山林间漫步,听莺啼婉转、泉水叮咚,或择一个暖暖的午后,品一杯清茶、读一本好书,或约上好友,骑车兜风……这些都是“清欢”。
可是现在,要找清欢一次比一次难了。
想去看看风景,可大多数的地方都被商业化了,到处是千篇一律的商店、熙熙攘攘的人群。
想约上朋友一起散散步,可城市的喧闹,让耳朵得不到一刻的纯然安宁。
想品尝一些美味,可饲料、农药、过多的调味品,让人无所适从。
……
该去何处寻觅清欢呢?林清玄在文中写到,“如果你要享受清欢,唯一的方法是守在自己小小的天地,洗涤自己的心灵,因为在我们拥有愈多的物质世界,我们清淡的欢愉就日渐失去了”。
过一份简单宁静的生活,守一方内心的清明,在清欢里体会人间有味,便是极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