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浒传》第三回中,鲁智深为金老汉父女打抱不平,结果三拳打死镇关西。杀人偿命,不愿吃官司的鲁智深迅速逃离,一路上“忙忙似丧家之犬,急急如漏网之鱼”。面对惊慌失措的鲁智深,施耐庵如是说道:“自古有几般:饥不择食,寒不择衣,慌不择路,贫不择妻。”
慌乱时,来不及选择道路,只要有路,可以走就好了;饿得快死了时,不选择食物,管它好不好吃,有没有营养,能充饥就行;寒冷时,不挑拣衣服新旧,能御寒保证自己不被冻死就行。一贫如洗的时候,不管妻子长得漂不漂亮,只要愿跟自己就行。
常说:“民以食为天。”人活着,最基本的就是要保证能够吃饱。但很多时候,食物资源却并不充足。纵观古今,每逢天灾人祸,战争频发的年代,总是民不聊生,路有饿殍。在极度饥饿的情况下,别说树皮野菜土疙瘩了,就连“易子而食”的现象都不在少数。这样的饥不择食,是身处绝境的悲苦,也是社会落后的无奈。
在《水浒中》六十五回中,浪里白条张顺为了救宋江,冒雪渡江,却被人发现扔进江中,幸得一位老丈搭救,给了他一件破布缝补的衣裳,方不至在寒冬腊月中受尽寒凉。在走投无路时,自然无心关注衣服新旧,有一件保暖已是万幸。
正如鲁智深打死镇关西后的慌忙逃窜,人在慌乱时,是无暇选择道路的,有路即可。其实很多时候,人生道路的选择亦是如此,很多人并没有主动规划,从容前行,而是在各种声音的催促下被动选择。
俗话说,糟糠之妻不下堂,可是,无数的现实告诉我们,夫妻之间共患难可以,共富贵的却很少。正如亦舒在《要多美丽就多美丽》里写道:人的天性便是这般凉薄,只要拿更好地来换,一定舍得。
人在饥饿的时候会选择不爱的食物,人在寂寞的时候会选择不爱的人。所谓饥不择食,寒不择衣,慌不择路,贫不择妻就是这个道理。身处逆境,别谈情怀,务实才是根本。人在低谷,别谈格局,生存才是王道。
生存下来,东山再起,又是一条好汉。但一旦发达,万不可忘记你的恩人,你的糟糠之妻,一定要时念过往,时想来时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