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不拆不成器
被投毒的儿子,干不过焦虑的妈

被投毒的儿子,干不过焦虑的妈

作者: 熊妈侯蕾 | 来源:发表于2023-07-10 01:28 被阅读0次

一、不容错识的“焦虑”

要问今年六一哪条新闻最吸睛?“我儿子被投毒了”真能排得上号。

事情起因是六一儿童节当天,幼儿园一位家长买了一份蛋糕分享给所有小朋友,本意是为了让孩子们高兴高兴。

没想到,这一行为彻底激怒了一位宝妈。这位宝妈在群里大发雷霆,声称自己宁可饿死也不吃垃圾食品,暗讽对方家长这种小恩小惠,是在“舔”老师,是“投毒后换名声”。

就因为孩子吃了一块植物奶油的蛋糕,妈妈就给娃灌下50毫升的油催吐,在群里发泄情绪将近两小时。

“我儿子今天被投毒了!”

“你凭什么给我家孩子吃这种垃圾食品,我接受不了。”

“分大家蛋糕吃,不就是为了舔(老师)吗?我气得手都发抖。”

“我都考虑(给孩子)催吐了!”

“我逼着他生喝橄榄油30毫升,又喝了10毫升椰子油,10毫升亚麻籽油,希望孩子能逼出体内。”

“我抠他嗓子眼,他都哭了,说妈妈我真的以后不敢了,以后谁给我都不吃了。”

仅仅是看看这位妈妈的部分言论,都能感觉到她深深的焦虑隔着屏幕扑面而来。

二、不停在“看见”,更追求“理解”

广大网友都一边倒的指出,这位妈妈太焦虑了。

说一句“撇开剂量谈毒性都是耍流氓”,不难;判断“童年的缺失会不会在成年后报复性补偿”,也容易;看深一点的,得出“为你好的背后是不是家长的控制欲”的结论,看似理所当然。

然而,如果对“焦虑”的理解仅止于此,最多只是站在道德制高点上说点漂亮话,不光是对这位强迫症的妈妈没有任何影响,在自己日常面对焦虑时也不会有什么改变。

当焦虑一词越来越频繁的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只有对它做出更本质的理解、看见它背后隐藏的深层价值,才能拥有转负为正、有效利用的积极结果。

这就是日本作家铃木温迪和英国作家比利·菲茨帕特里克的立意所在:他们把“焦虑”当做一种“可以利用的原动力”,写出了这本名为《好焦虑》的书。

三、正视现状,为“焦虑”正名

乍看《好焦虑》这个标题,你是不是会把它当成一本宣泄焦虑情绪、阐述焦虑带来的问题的“吐槽之书”?细看引标“如何用焦虑给自己赋能”就不难发现,这里的“焦虑”并非动词、“好”也不是表示程度的副词,而是一个“形容词+名词”的组合——积极利用焦虑、产生正向效果!

作者不仅没有小觑现代社会焦虑泛滥的现实,相反,始终以关注现实、立足现实的视角,为“焦虑”正名,也让我们能够抓住更多日常机遇,有效改变。

倘若我们只是将焦虑视作需要避免、拜托或抑制的东西,那么我们不仅解决不了问题,还会失去一个利用焦虑的原动力的机会。

正如要走向目标,一定要先看清楚起点在哪里一样,想要降服焦虑为我所用,也必须从正视焦虑、理解焦虑开始。

焦虑是一种进化的适应机制,它在本质上是自然的,也是有益的。它是大脑向我们传达信号的方式。这样我们才能被生存本能驱动,注意到可能存在的危险。

设想你穿越回到了原始社会的狩猎时代,在采集食物时,忽然听到一阵沙沙声。那一刻你几乎不需要任何提示,立刻就会停下动作,僵在原地。你的呼吸变得急促,身体保持敏锐的警觉,随时准备逃跑或反击;谨慎缓慢的动作表象下,在你体内,心跳加速、肾上腺素涌向全身,消化系统和生殖系统骤然停工,以便让身体具有爆发力,在需要的时候得以快速脱身——这是人在面对可能存在的危险时无意识的反应,它帮助我们识别危险、快速判断,不会因为一时大意陷入危险。

即使我们现在早已不是随时面临野兽攻击的原始人类,这种面对威胁时的自动反应却被一直保留了下来。大脑的这种设置是为了保证我们的生存安全,而且并不是没有必要的。

如果你曾在黑暗的巷子里只身走过,被旁边突然出现的猫猫狗狗吓了一跳;或者半夜正全神贯注的看小说,忽然听见门口有怪异的响动;又或者工作马上进展到关键时刻,却忽然想起有个重要资料忘了处理……就很容易理解并感谢焦虑这种“信号”带来的警示作用。

甚至,那位因为儿子吃了一块植物奶油的蛋糕就大发雷霆的妈,她的焦虑本质,也是在传递“我非常在意的东西被破坏了”的信号、让她赶紧来捍卫“边界”罢了。

四、看见正向意义,关注积极价值

虽然焦虑的原始价值容易理解,到具体到真实生活的经历中,它很多时候还是会给我们带来麻烦。

当焦虑来袭时,我们体会到的不适、惶恐、害怕……让人恨不得赶紧把这个信号源关掉;然而此时,焦虑带来的、对自己有帮助的部分却被有意无意的忽略掉了。

当我们压力太大时,焦虑会驱使我们做出调整,让我们重归内在平衡。当生活中的压力恰到好处时,我们就会感到平衡——这正是我们一直在追求的幸福品质。这也是焦虑发挥作用的方式:它是我们的生活是否存在压力的动态标示。

想想看,如果这个标示随着不舒适的焦虑感都被直接屏蔽掉了,我们的生活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

“烦躁不安”、“悲观”、“充满戒备”、“受到惊吓”……这些情绪通常会让我们感觉很糟。但是这些情绪并不全然是坏的;事实上,它们向我们提供了关于自身身心状态很重要的信息。焦虑的根源是我们在生活中是重视什么的绝佳指示。

就像一个没有了痛觉的人,固然少了疼痛的糟糕感受,却会因为没有了警示信号,对环境中的危险视而不见,无法快速做出反应,发现问题的时候已经为时晚矣。

更近一步看,焦虑带来的消极情绪还揭示了每个人内心真正的渴求,它是在用一种反向手法帮助我们理解自己内心的真正需要:

这些消极情绪表明了我们究竟觉得什么重要、什么有价值。如果我们对金钱的问题忧心忡忡,这提醒我们自己是多么重视经济稳定;如果我们对隐私很关注,这提醒我们自己需要足够的独处时间。

五、主动调节情绪,把焦虑转化为动力

看到焦虑的积极意义,并不等于就能自然而然的用好它。我们还需要更多技能来管理自己对身体信号的注意力。

愤怒可能给注意力和执行力带来阻碍,也可能让我们充满能量、激励我们、提高注意力——它提醒我们什么是更重要的;

恐惧可能引发对过往失败的回忆、夺走我们的注意力和焦点,破坏当下的表现,也可能让我们更加小心谨慎地对待选择,加强反应力,创作出改变方向的机会;

悲伤可能会让好心情化为乌有、动力全无、抑制社会关系,也可能帮我们清理思绪,激励我们改变自己的环境、处境或行为;

担心可能让我们拖延,妨碍自己完成目标,也可能让我们调整计划和对自己的期望,变得更加实际、以目标为导向。

沮丧可能会阻碍我们的发展,窃取行动的动力,也可能刺激我们,激励我们做得更多、更好;

……

这些对比看起来很简单,但这带来的启发是:我们是可以选择的。

引发焦虑的压力不会消失,但是我们的确有能力“优化”自己对有力的反应。

在书中,作者援引情绪调节专家詹姆斯·格罗斯的“情绪调节”理论,为“优化应对焦虑的反应”做出了可操作性的注解:

我们的内在系统需要管理消极情绪,特别是需要对消极情绪进行处理、反应和应对,以便让我们保持或回复内在平衡,这就叫做“情绪调节”。

格罗斯提出的五种策略分别是:情境选择、情境修正、注意力分配、认知改变和反应调节。前四种策略都可以阻断焦虑,第五种策略则是焦虑发生后的调节技术。我们重点来看前四种:

“情境选择”是指,避免你认为会打扰到你或是加剧你焦虑的情境。前文中的宝妈就曾尝试使用这种方法来控制孩子的饮食环境:为了避免吃“不干净的油”而拒绝托管,或者干脆自己送饭;“宁可饿死也不吃垃圾食品”。

“情境修正”是指,改变当前的情境,使预期或焦虑变得更容易接受或者可以忍受。为啥当妈的宁愿逼儿子喝下50毫升油、扣孩子嗓子也要“把毒逼出体外”?她就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尝试修正情境,减轻自己在当下环境中的焦虑。

“注意力分配”比较容易理解,就是把自己的注意力从会引发焦虑的情况转移到其他吸引注意力的东西上。这一招估计每个当妈的都曾用过,比如当孩子哭闹时拿个小零食转移一下,就能短期达到效果。需要注意的是这是一种故意干扰,不利于专注力的培养。

“认知改变”是格罗斯的情绪调节策略中最复杂的一种,需要我们主动并自觉地重新评估或重新构建自己的思维模式或态度。它可以简单的理解为积极的心理暗示,能将你对焦虑的感觉从害怕和不知所措转变成兴奋和乐于挑战。

如果前文中的宝妈愿意试着重新建构她的饮食标准——就像网友们所说,吃一块植物奶油的蛋糕并不会对身体造成实质性的伤害——她的儿子或许就不用面临比“被投毒”更可怕的催吐,以及妈妈的歇斯底里带来的心理阴影了。

神经影响学研究标明,情绪调节策略能减轻焦虑或恐惧等消极情绪。虽然这一领域的研究才刚刚起步,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但好消息是:我们可以更新自己的情绪反应,可以学习如何调节情绪,也可以更地管理和引导自己的焦虑。

当全网都在心疼那个被强势的妈妈控制了生活、被迫接受残酷的“净化措施”的孩子时,更值得我们关心的是自己面对生活中的焦虑所采取的态度。

毕竟,别人的生活都是一场戏,看了、说说也就散了。而那些真实存在于生活中的焦虑,则是每个人必须面对的“人生课业”。

读完《好焦虑》,送你两个实操小妙招,选择哪个都好,重点是要学会和我们与生俱来的焦虑,好好相处。

当遇到不适时,你可以做如下两件事:

第一,习惯这种感受,并相信自己可以“挺”过来;

第二,给自己的大脑留出时间和空间,从而有意识地做出关于如何行动或反应的决定。

只有这样,你才能建立起一种新的、更积极的神经通路。

相关文章

  • 游戏策划

    新闻事件:复旦大学投毒案——“复旦投毒案”发生于2013年4月,上海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枫林校区研究生黄洋被投毒致死...

  • 儿子的焦虑

    昨天早起,下午和儿子补觉,晚上下雨没上篮球课,所以他做认真作业练琴后,允许儿子追了一集韩商言,因为22:00才更新...

  • 焦虑的儿子

    自从全面放开之后,连续三天,儿子都会问我一声,药备齐了吗?第一天,我说没空。第二天,我实在是忘记了。第三天,...

  • 儿子干的好事

    儿子拿着食物逗小象。在小象面前不停的画圈圈。结果小象的鼻子被扭成了麻花。爸爸感到很抱歉,干嘛把小象的鼻子恢复了原状...

  • 被贩卖焦虑的全职妈,做好自己

    近几日一直在等上次的副业闭门会的回放,一边学习其他的,一边焦急又耐心地等待着。 多听听走过这段路,有结果的大佬们讲...

  • 简单几步教你验证官方备用交易网站

    最近很多出海网站被DNS投毒,官方提供了备用网站,不过大家一定要小心钓鱼网站,慎用官方备选网站,要知道即使有谷歌验...

  • 想对舍友说……

    游族网络董事长林奇被投毒致死,我一早在群里分享这个话题,大家又说到了清华大学朱令被投毒案。想到马加爵案,还有复旦大...

  • 焦虑的本质

    一直以来,作为宝妈的习惯性焦虑,真的很让人头疼。不过。也许我不应该非要借宝妈之名,来合理化自己的焦虑。因为,是不是...

  • 2017-06-17

    投毒

  • 冬儿子的幸福生活之——“被抽”的深刻含义

    冬儿子的幸福生活之——“被抽”的深刻含义 冬妈周末去抽血化验,回家给冬儿子诉苦,说冬妈被医生抽了好多血,很需要休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被投毒的儿子,干不过焦虑的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umsu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