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参加工作那几年,高中教材里有一篇贾祖璋写的《南州六月荔枝丹》,开头有这样一段话:上了小学,老师讲授白居易的《荔枝图序》,读到“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时,实在无法理解,荔枝哪里会是红色的。荔枝肉像冰雪那样洁白,不是更可怪吗。向老师提出疑问,老师也没有见过鲜荔枝,无法说明白,只好不了了之。读到此处,就很惶恐,我也没有见过荔枝,听也只是听说,那时候资讯不发达,没有网络,也没有电脑,老师所能参考的只是几本书,给学生讲起来,只能是支支吾吾,语焉不详。每每想起这件事来,总是自责,这不是以己之昏昏而欲使人昭昭么?
当年我班里有一名女生,特别顽劣,令人十分头疼。她的父母应该都是干部,家庭条件很好,所以她跟大多数从农村来的孩子不一样。师生大多不待见她,她也比较孤立。我是班主任,就想着法子发现她的优点。一次写作文,题目和具体要求我不记得了,大概是要写最熟悉的人之类的吧,她在作文里写妈妈忙着给她做饭,有一句“厨房里的抽油烟机呜呜呜地响着”,一下子让我记了三十多年!因为我当时尽管还没有见过抽油烟机,但是我觉得她应该写得特别的准确!多年以后我有了抽油烟机,首先听听它转动起来的“呜呜呜”的声音。
高中毕业没有考上大学,就找了个学校去复读。同学中有一个在社会上闯荡过几年的大哥。没事的时候在一起侃大山。我们只见过两节连着的长长的公共汽车,他非吹嘘说郑州大街上有那种两层的高高的公共汽车,我们没有人信他。后来上了大学,去过郑州和西安,发现大街上真有这样的汽车。
看过一个材料,一个小孩跟同伴们吹嘘足球是彩色的,因为他从电视上看到的球赛用的足球都不是黑白的,而是花里胡哨的,同伴们犟不过他,就把他胖揍了一顿。周末这个小孩把同伴们请到他家里,打开电视看球赛,他们发现足球果然是彩色的!因为他们平时看的都是黑白电视,又怎能知道足球的颜色呢。
我和同学们都在一个井里,大家一起坐井观天,因为天真的太小,一览无余,所以我们都无比固执而自豪。老师没有见过荔枝,自然无法更好地给学生讲清楚;在多数人不知道抽油烟机为何物的时候,那位顽劣的女生却能天天听到它的声音;那位在社会上闯荡过几年的大哥显然比我们早一点打开了双眼;还有那位挨打的小孩,他的认知源自于他的生存环境。
人的识见受困于他的经历和见闻。有人说没有见过世界,哪里来的世界观,这话看似绝对,实则说明了一些问题。人只有跳到井外,多多听闻,才不至于被蒙蔽,才能进行比较、筛选、鉴别,逐渐形成自己观照世界、评判生活的标准;多多听闻与思考,才能发现美丑正误优劣,才能明了自己的方向。
人的认知的清晰性来自知识的自洽生态,当这种生态处于动态、开放时,执拗和愚蠢很难在个人身上扎根成长,偏见和错误会被有效的开放信息对冲;反之,只有封闭、停滞状态中的观念体系才会成为愚蠢的温床。作为一只资深的井底之蛙,我深有体会。
更为诡异的是,大多数人都是被投喂的青蛙,也就是说,大多数人在行走的同时都背着一口井,我们今天所津津乐道的讯息都是有人要我们知道的,能不能有超然的目光,全靠我们能否遵循科学的认知规律,人在做判断时,会有四种阶段:事实判断,是非判断,价值判断,道德判断,这四种判断的次序是不能颠倒的。但很多人恰恰相反,连基本的事实都搞不清楚,就开始站队搞道德判断。这样会引来诸多麻烦。
而且,认知是向上隔绝、向下兼容的。认知只能从上往下看,没法从下往上看。如果不在一个层面,会产生隔阂,而每提高一个层级,都能比先前看到更多的东西。好比让一只跳出井口的青蛙的认知再回到以前在井底的状态,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到的,除非它背着原先的井到处乱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