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凭什么让学生服你》读书笔记3

《凭什么让学生服你》读书笔记3

作者: 冉冉升起的sun | 来源:发表于2024-09-03 11:29 被阅读0次

第三章:高明的教育方法让学生折服

对特殊事件的“艺术性”处理

每一次让学生感到意料之外之后,收到的效果却总在我的意料之中。而且我更为看重的是,经过对一些事件的“艺术性”处理,进一步协调了师生关系,拉近了感情上的距离,学生敬佩我,而不惧怕我,愿意向我讲心里话,形成了师生之间交流与沟通的良性互动。

“强刺激”也要因人而异

内疚感是一个人进步的最好动力,但如何把一个人的内疚感、知耻心挖掘和调动出来,则是一门艺术,需要用心去把握。作为老师,必须做一个有心人,而且要让自己的心走进学生的心,揣摩学生的心跳,摸准学生的脉搏,着眼于学生的成长,才可能做到有的放矢,进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尊重个性,因势利导

对于个性较强、有一定特点的学生,万不可以有“非给他掰过来不可”的想法和企图,那样有可能老师和学生两败俱伤。而尊重个性、因势利导。用心、用脑、用功夫,任何孩子都是可以再塑的。

响鼓也要重锤敲

内疚感是孩子们成长的最好动力,知错-内疚-改正-进步-成长,人生之路不就是这样走出来的吗?

上好开学第一课

“人才”二字“人”在先,要成才先做人。

第一课,我在黑板上精心做了准备:我们并不是最好,我们应该成为最好。咱们班最棒。

上好德育第一课是带好起始班级的关键。虽说万事开头难,但事情如果能够开个好头,将可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为教师,第一节课上得精彩会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作为班主任,在学生面前的第1次亮相更是至关重要,你的穿着打扮、言谈举止会引来学生们的评价,而更重要的是你的工作魄力、带班思路、表达能力、管理方法以及对学生的亲和力等都会在这短短的时间里显示在学生面前。

如果在第一时间获得学生们的信任甚至佩服,让学生有一种“跟老师贴心,在这样的集体里放心,对自己的进步也信心”的感受,那就说明老师已经抓住了孩子的心,班级管理能很快走向正轨,进入良性循环,为形成良好的班集体奠定了基础。

作为老师,在完成本学科教学任务的同时,不可摒弃对学生的道德教育;作为班主任,我们的主攻方向就应该定位于“德育”,落实于“教会孩子们做人”;作为带起始班级的班主任,更应该从“德育”入手,抓住孩子们的思想,摸准该子们的心理脉搏,是立党。因势利导,引领着孩子们在“做人”与“成才”的道路上顺利前行。

主题班会的点睛之笔

主题班会是学生进行自我展示、自我展示的一个有效手段,作为一个40分钟的主题班会,老师、学生总得准备个十天半个月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异常的兴奋、找资料排节目、写串词,尽心尽力,忙得不亦乐乎,几乎人人参与。

无论是组织班会还是其他活动,都是教师教育能力、组织水平和管理艺术的展现,教育对象、展示平台相差无几,关键看组织者的创意中包含了多少对学生的爱、对事业的敬。


青春期性健康教育实录

性健康教育进课堂,只要领导重视,任课教师有责任感,经过专家的培训与指导,肯定会产生良好的效果。

第四章:爱的温暖与滋润让学生心服

用真情抚平学生受伤的心

用心观察学生,从蛛丝马迹中发现问题。

学生亲其师是有条件的,那就是首先感受到深深爱与伟大的母爱相比深情的深爱。温暖与滋润的是孩子们的心,而心花绽放才是最美丽的。

用真情抚平学生受伤的心。单亲家庭孩子比率越来越多,内心苦恼,为了面子和自尊,在学校、同学面前还得加以掩饰,形成强大心理压力。老师通过种种迹象及时发现,用真情帮助他们换来的必定是学生心理的健康和行为表现上的进步。

用心观察学生从蛛丝马迹中发现问题。

尽自己所能,还给孩子一个安定的学习环境,解决孩子的家庭问题。

多关注班级里小小的弱势群体,用真情帮他们一把。

对教育过程的品味和思考:只有用心血去浇灌稚嫩的幼苗,才会获得幼苗长成大树后那种成功的喜悦。

用心观察学生的表情、动作、神态、衣着等的细微变化,发现隐藏阶段的问题,老师给予学生主动的问候与呵护,让学生倍感温暖。老师对学生的真情付出,学生都会铭记在心。

爱的回馈

老师们要善于发现孩子们的闪光点,不要吝惜表扬,正面引导的效果有时是不可估量的。

在我看来,它不是一封普普通通、简简单单的学生来信,而是给我传递了一个信息:学生不仅需要老师的真心呵护,而且懂得老师们的良苦用心,记得老师的无私付出,即使他们口头上没有更多的表示,但心中的愧疚、感激早已经酝酿多时了,这其实就是学生对老师的最真实、最真诚的回报。

一定要杜绝老师对学生的心理伤害

教育孩子,老师、家长都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学习、不断感悟、不断提高。

让学生服气,让学生信服、佩服、折服、心服口服,在他们心中一定会给您打一个高分。即使您说我干这行不求有功,也起码得但求无过吧,教师毕竟被称作是一个崇高的职业,如果一个老师无德无爱、无法无天,可能出现的后果是我们不愿看到,也不能接受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凭什么让学生服你》读书笔记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uotl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