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简友广场想法
读短篇小说《冲喜》,看刘庆邦笔下的人物刻画之2

读短篇小说《冲喜》,看刘庆邦笔下的人物刻画之2

作者: 阿斌bin | 来源:发表于2023-08-23 14:31 被阅读0次

动作描写

小说中的动作描写,除了为了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外,更是为了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使人物活起来。

玉米秸捆子有些大,压得她低头弓腰一走一顿。每顿一下,玉米秸就响一声。

梗着脖子伸着脑袋死死拽着捆玉米秸的绳子不放,

妻子不说话,背上的玉米秸也不放下来,就那么堵着门口两眼盯着丈夫。她盯得有些狠像是要盯穿丈夫的骨头

为什么会这样,有多大的“仇恨”?

她把玉米秸捆子的梢头拽断了,噼里啪啦一阵响,硬是横着将玉米秸拽进了门框。她像是取得了一个胜利,哗啦把“战利品”在院子当央的地上。

这些动作描写,准确、生动、有趣,将一个农村妇女因为心里对丈夫的不满,事事都在赌气的女性形象刻画的入木三分。

在小说中还有多处有关人物的动作描写。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阅读原著。

 

心理刻画

妻子抱着小孙子去邻居家看电视,邻居家的几个妇人的闲聊,句句都刺痛了她的心。她的心里充满了猜疑与困惑。

一听到这样的话,她心里就发梗。儿子长得像爹,这话还用说吗!不说没有事儿,若是把这事当事儿说,话背后就可能有别的话。说出的话少,没说出的话多;说出的话在上面漂着,没说出的话在下面藏着。她没有接话,说小根该撒尿了,把话题岔开了。一个妇女对她说,他们给儿子冲喜真是冲对了,一冲就冲出来一个大胖孙子。什么冲喜不冲喜,这个话题对她来说更敏感。

丈夫正当壮年,好胳膊好腿,一顿饭能吃两碗面条,外带一个馒头,他有的是力气。丈夫说的是为儿子娶媳妇,谁知道他是给谁娶的?名义上,小根是儿子留下的种。别人不清楚,她心里最清楚,这个种到底是谁留下来的。别人不说小根像她儿子还好,别人一说小根长得像她儿子,她心里先就虚得不行。

妻子想说:什么不能互相代替,我看你的孙子就是你的儿子。话到嘴边,她咽了回去。这个话不能说破,一说破,这个家也许就破了。

这篇小说里有大量的心理描写,作者通过心理描写,第一层意思,是补充说明。如果没有心理描写,可能需要有大量的笔墨进行叙述;第二层意思是,揭示人物灵魂深处无法告人的秘密,把单靠人物外部形象难以表现的内心活动揭示出来,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化。

相关文章

  • 塑造形象

    今天,我读了刘庆邦的短篇小说《怎么还是你》。 这篇小说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人物的语言,似乎整篇小说都是对话构成 的。 ...

  • 短篇之美

    近来又读短篇小说,刘庆邦《鞋》,林斤澜《头像》。喜欢这种短而有味的小说。也在看文博纪录片。精致。

  • 刘庆邦:小说创作的实与虚

    刘庆邦:小说创作的实与虚 按:11月15日上午,被誉为中国当代“短篇小说之王”的著名作家刘庆邦在鲁迅文学院为鲁迅文...

  • 短篇小说:从现实故事结束的地方开始

    短篇小说:从现实故事结束的地方开始 文丨刘庆邦 我觉得写短篇小说要有短篇小说的精神。这种精神我认为一是对纯粹文学艺...

  • 刘庆邦《母亲最后的日子》

    一觉醒来睡不着,看刘庆邦《母亲最后的日子》越发睡不着。说刘庆邦,估计知道的人很少,但提及李扬执导,后来获得柏林电影...

  • 读《走窑汉》

    会找刘庆邦的短篇小说来看,是因为王安忆的推荐。很喜欢王安忆,虽然她的书,我看的其实不算多。我最早接触比较专业的关于...

  • 2017-12-29

    一茬茬庄稼一茬茬人 ——读 刘庆邦先生中篇小说《黑庄稼》 吴保成 天父地母,孕育万物,万物繁衍,孕育复始。读罢庆邦...

  • 刘庆邦《路》

    切入点:小保姆帮助赵家儿子学走路 熔点:人生之路、心路 对比点:小保姆帮助赵家儿子学走路/小保姆想重新参加考试自学...

  • 读小说(三题)

    小说的味道和情感 过 年 《过年》是刘庆邦的一个短篇小说,故事情节非常简单,但作家善于从人们熟悉的平凡小事入手,写...

  • “中年之后,竟活成了孔乙己”:人到中年的宿命,不过是这一个字

    01 有道是“年少不知孔乙己,到老已是相似人。” 年少之时,特别喜欢读鲁迅先生的小说,认为鲁迅先生笔下所刻画的人物...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短篇小说《冲喜》,看刘庆邦笔下的人物刻画之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uppm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