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话剧里的“阿妈妮”胡晓芳
《万荣文化》名人录之十九
萌发写胡晓芳的念头已经很久。
在万荣笑话剧的舞台上,还有微电影的镜头里,这个被我认为是“阿妈妮”式的形象经常出现,她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她跟我不是一个行业系统,所以并不熟悉。因此,这个念头就一直搁浅着。终于,在前不久一个周末的下午,一位朋友带着我走进了南大街一处比较陈旧的住宅小区。在小区分割式的一个小院,我见到了这个“阿妈妮”。此时她正跟经常搭档演戏的王根桃在谝着闲传。
胡晓芳的屋子里陈设简陋,格局也不大,客厅大约就是15平米左右,光线也有点暗淡。我的第一印象就是主人的住宅和生活,同她的形象一样,简简单单,十分朴素。胡晓芳个头敦实,脸色微黑,表情憨厚,留着剪发,衣着普通,看样子是个不善于张扬的人。如果离开舞台在现实生活中的她,绝看不出是一个演戏的人。然而,俗话说人不可貌相。她的身上却充满着文艺表演的细胞。开始采访后,我没想到这位50多岁,在剧中语言表达准确,形象气质良好,表情拿捏到位的“母亲”专业户,此时却显得有点尴尬和结巴。在我的一再鼓励下,她才慢慢的,不好意思的说了起来。
胡晓芳自幼爱唱爱跳,是一个演戏的好苗苗。12岁那年她就进入了万荣戏校。在老师的精心培养下,加之她天资聪颖和勤学苦练,很快就达到了登台演戏的水平。在黄雪竹,丁桂兰、程树华、翟双印等恩师的培育下,胡晓芳来到了万荣蒲剧团,正式走上了戏剧表演的生涯。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正当在师傅们的眼里这个十五岁的女娃前途无量,给她精心配戏指导的时候,不幸却发生了。一次演出的时候她患感冒坏了嗓子,由于没有得到及时的理疗,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导致一年多不能恢复,最后胡晓芳只好带着绝望的心情含泪离开了蒲剧团。但是,嗓子不能唱了,她还是梦寐以求再次重返舞台,哪怕是扮演武旦。17岁那年。胡晓芳终于再次实现了自己的愿望,考进了稷山蒲剧团,专门学练武旦,并且很快出名,成为了团里的武旦台柱子。1989年,一出《貂蝉泪》使她一举成名。她以扎实的功底和精湛的表演艺术,将这部戏连续7年在周边县市以及外省出演560多场。稷山蒲剧团靠着这个品牌戏先后获得了不少的殊荣。胡晓芳也获得了运城市优秀演员称号,和山西省首届 “文化搭台,经济唱戏” 《民间艺术节》调演金奖。
一个为艺术而献身的人,往往是要做出各个方面的牺牲的。那时候的胡晓芳,戏唱得虽然很有名,但她在生活上的辛酸却不为人所知。剧团当时是纯粹的自负盈亏,由于团里人员多负担重,她这个名角一个月仅有100多元的工资。经常连买牙膏、毛巾、香皂等生活小用品的钱,她都不得不跑回万荣家里拿。更令她揪心的是把幼小的儿女仍在家里,根本顾不上尽一份做母亲的责任。现在回忆起那个阶段,胡晓芳不由得流出了眼泪。她说,那些年我真是演戏把家里演得叮当响,几乎生活不了啦,也亏待了娃娃了啊!后来,她不得不又像当年离开万荣蒲剧团那样,第二次含泪告别了舞台。之后,她转行来到了万荣县教师进修学校干起了勤杂工。
2003年,随着家里的生活的变化,不再为过日子而忧愁的胡晓芳,每天一到黄昏的时刻,她就和一群老姐妹们来到飞云公园跳舞唱歌。就在这个时期,胡晓芳又第三次和表演对接了。她参加了万荣县飞云剧社。这个剧团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的号召,经常下乡送戏。在这个过程中,胡晓芳先后在《河湾清》、《打碗记》、《梁秋燕》、《金玉奴》等折子戏里扮演主演,深受观众们的称赞。随着老来之后的不断亮相和出名,胡晓芳的表演艺术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她开始向党和政府号召的文化思想领域迈开了步子。她参加了运城市纪检委的廉政话剧巡回表演,把话剧《送礼》中的一位为女儿当教师能应聘上,找乡长送礼的大妈扮演的惟妙惟肖,场场博得了台下多次的掌声。
这些年,胡晓芳是万荣笑话剧团的一名主演。同时又拍摄了十几部微电影。剧中她多是以中老年形象出现的。2012年9月,她和她的笑话剧团参加了由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李鹏凯带队的,赴中央电视台的《我爱满堂彩》栏目表演,首次将万荣笑话剧《村长轶事》推向了全国。2018年消夏文艺节目演出的前几天,她和大家才接到了《一个女儿两个妈》的剧本。在县文化馆馆长畅晓红的带领下,她们炎夏酷暑关在大厅里,浑身汗水直淌,硬是加班加点出色的排演出了,这部后来很有影响的新编蒲剧。由于她在话剧中和微电影里多次塑造了大嫂、大妈和留守儿童的奶奶形象,所以被观众普遍认为是个“母亲专业户”。
上世纪七十年代,我国拍摄的反映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的影片中,有一个大家很熟悉的演员,名字叫曲云。曲云擅长扮演中老年角色,她更是以扮演《奇袭》电影中的朝鲜阿妈妮而出了名。看了胡晓芳的多次表演形象后,许多同龄人感慨的说,这难道不是万荣文艺表演界的一个阿妈妮吗?
《李家大院》剧照 《憨女婿学戏》剧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