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端午节,有很多传说,其中最为被众人所熟知的一个说法,就是该节日是为了纪念屈原而设立。几千年来大家都希望通过这种节日来抒发自己对于屈原投江爱国的情感。
还有说是为了纪念伍子胥、为了纪念曹娥的传说,但是不管怎么说,端午节都是我国历史上的四大传统节日之一。
而不同节日都有不同类型的祝福语,端午节也不例外。
现如今,在端午节这天,通常人们会对亲人或者朋友说“端午安康”,但是翻看史册,我们不难发现唐朝人会说“端午快乐”。
既然唐朝人都知道要唐朝人都知道要“端午快乐”,今人为何自作聪明说“端午安康”?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其中的缘由吧。
“安康”和“快乐”的区别
这两个词首先是意思不同。“安康”的意思是身体健康,生活平安。而“快乐”的意思是感到高兴或满意,是人们心情的一种表达方式。其次两者之间的词义也完全不同。
“安康”侧重于生活状态,表示身体的状态良好,生活顺遂。
那么“快乐”侧重于心理状态,是人类精神上的一种愉悦,是一种心灵上的满足,是由内而外感受到的一种非常舒服的感觉。最后这两个词语有着不同的使用场景。“安康”和“快乐”这个词语代表两种不同类型的祝福语。
因为“快乐”表示的是人的心理状态,但是人类的心理状态可以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而立马发生转变,所以在当作祝福语的时候,“快乐”不但可以用作对具体时间的祝福的,例如对于某一天、某一个具体时刻的祝福,而且也可以用作广泛的祝福,例如“新春快乐”。
而“安康”表示的是人类的生活状态,但人的生活状态一旦确定,想要再次发生改变都需要一定时间的积累。
因为这个原因,“安康”这个词语一般都被用于广泛的祝福,就不能用在具体的时间。在一些非常严肃的祝福场合时就只能用“安康”而不能用“快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