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假日,参加聚餐的时候就多。对于有些社交恐惧的人来说,每次的聚餐宴席都是一次心理冒险!
远方亲戚的孩子考上了大学,虽然并非名牌大学,但在各方亲戚的督促下,还是办了次升学宴,于是被通知去参加。
宴会前,照例先去家里看一下,坐一会儿,聊一聊上次见面别后的情况。亲戚们坐一起,虽然有些人久未见面,但彼此还是熟悉的,简单一声招呼,就开始聊起了家长里短。
记得小的时候,对于这种场合,心里就有些发怵。亲戚们见面,无疑都是又长高了?吃胖了?等问候语作为开场白,而我总是有一种久未见面后的生分,而且这种生分大过于熟悉,但还得应付着,于是在心理上就很抵触。可抵触也没有用,走亲戚是小时候的一项固定社交活动,是家长摊派的任务,不参加就会被冠以各种负面词汇地定语总结,诸如不合群,笨拙之类。小时候也没那么多主见,不敢设想不参加的情形。于是还要参加。
到了现在,发现这种心理在每次类似场合依然还会有。其实长久不见带来的生分,不会在短时间内消散。因为各种亲戚见面,彼此都没有很多时间再往下聊,或者聊天总是被打断,因为总会有新的亲戚赶过来,打断这种谈话,然后再来一次寒暄,重新寻找话题。如此往复。
亲戚陆续赶到,就开始入席吃饭。几桌或者十几桌人坐在一起的大厅,每桌上的人都在拼命的想提高声音以保证稍远一些的人说话声可以听得到,而且这还是一个叠加的过程,噪音不是来自某个人,而是来自所有人,想一想都是很惊恐的一件事。哪怕喊桌子对面的人,都要催动洪荒之力大声喊出来一样,否则对方是听不清楚的。想一想这种惨状,当表达一种情绪的话语必须要发动超强的力量说出来,而且还要保证其语气地抑扬顿挫和情绪感来,是多么耗神的一件事啊。
这种赴宴吃饭的时候,流程还是非常快的。敬酒,吃菜,吃菜,敬酒,都没有时间品味一下自己想吃的那口菜,可能又有隔壁桌的亲戚来跟你敬个酒。或者,同桌的亲戚邀约你去另外一桌敬酒。吃就变成了一种附带地动作。
因为动作滞后,很多时候还要担心自己是否遗漏了哪位,担心事后被提起。虽然不至于上纲上线,但影响的不是自己,带来的是家人的面子无光。所以整个流程又必须小心翼翼。
所有人感觉都是在很高兴地吃喝,但对于我来说,却有说不出的一种期盼快点结束地负罪感,想要快点逃离这种需要花大量精力应付的场合。
直到终于结束,终于可以谈一下所吃地饭菜的口感的时候,才发现其实没有几个人有什么口感。可能因为现在生活太好了,平日吃得也有很多类似的饭菜口味吧,这次只是一次集合而已。又或者没有人关注饭菜,而只在乎礼节。总之,以往以为的谈论饭菜的环节,没有了。
有点失落,又有点尴尬。难道只有我关注口味吗?仿佛我是该为此而惭愧了。
回程的路上,虽然没有喝酒,但一般也记不起这个过程说过什么话。就像经历了一次走马观花,哪还记得细节呢?
短暂的热闹一下子终结,回归安静的时候,又觉得有些不真实,有些疲惫,但又说不上来哪里不对劲。
大致这样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