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在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经历,身边有这样两群朋友:有的明明不胖,但是天天抱怨自己太胖,对自己的外表特别没信心,这件上衣不能穿因为太胖,那条裙子不能穿也因为太胖。还有些人呢,恰好相反,他们体重不低,身材不瘦,可能算是偏胖的类型,但是他们对自己的身材很有信心,穿衣服从来不挑,活泼开朗,压根没想过要减肥。你遇到过这样两种人吗?
这是个挺有趣的现象,也就是说,有的人可能生理上不胖,但是心理上胖;有的人生理上可能相对比较胖,但是心理上不胖。两者之间最明显的差距是在生活质量上面,我相信没有人想过前者的生活,但要是能够瘦下来,然后过着后者的生活,岂不就完美了?胖并非一个单纯的生理学概念,同时也是一个心理学概念。一方面,我们对胖的感觉很多时候是很主观的;另一方面,我们对胖的感觉真的会影响我们的行为,进而影响到体重。
什么是生理上的胖呢?你应该听说过BMI这个测算公式, BMI等于你的体重除以身高的平方,体重以千克为单位,身高以米为单位。20~25之间属于正常体重,但是因为东亚人骨骼比较轻,所以一般18.5~25都算正常。25.1~30算作偏重,30.1~35是一级肥胖,35以上则是二级肥胖。从统计学来说,BMI超过25之后,各种疾病的发病率会显著提高,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癌症,等等。
可能你算出结果后,发现自己并不算胖,然后对这个结果很不服气,觉得“我明明很胖啊”。我在临床中接触到很多人,他们都觉得自己要是能再瘦一些就更好看,可能更受欢迎,工作上可以更顺利。有的时候,这种胖的感觉可能会很强烈,比如你某一天穿了一件比较紧身的衣服、天气热或者吃得比较饱,你就会觉得自己小腹太大、手臂太粗、腿太胖、腰太粗。然后你会陷入一种很消极的情绪中,对自己的身体很不满,在别人面前畏首畏尾,没有自信。所以我们可以看出其实生理上的胖和心理上的胖是不一定一致的,他们是两个概念。但是他们之间是互相影响的。
所以我们在减肥的时候一定要有一个好的心态和对自己的认知。这会帮助我们将减肥顺利地进行下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