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赋予时间以意义呢?当人们不再追逐意义的探寻时,价值脱颖而出,利益随之拔高了地位,在人心中占据着制高点,于是所谓理性也变得格外引人注意。然而,在理性背后所为人不耻的却是理性所透露出来的冷酷,以及人的凉薄。
我历来喜欢那些虚高的东西,道理,意义,理想,希望,纯真,真实,真理,真相,自由,时间……当然,我也没觉得务实有什么不好,就像所有虚高的东西大多都依托于务实的基础,在务实中方才得以成立。只是,时间一久,难免心神晃荡、恍惚和错乱。有人称之为迷失。
过去,我以为迷失是一个人没有了方向,没有了目标,甚至没有追求。然后,自然而然,浑浑噩噩,庸庸碌碌。是的,实际上还是在活着,还是在做一些事儿。可是,从这些里头,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找不到自己,就不知道如何自处,不知道如何自处就容易被环境所影响。一旦被环境影响,在历史和时代发展的洪流下,这样的影响,轻则浑然无我,重则粉身碎骨。个人的力量终究有限,而时间、时空、时代,它们仿若巨兽,轻轻一挥臂,多少人就这样被带走了。
诚然,浑然无我的被带走和粉身碎骨被带走是不同的。前者也许并没有什么情绪,甚至没有感觉,只觉得说大家都这样,而自己也是大家中的一员,从而似乎也不那么难以接受了;后者则不同,他们似乎可以有呐喊、愤怒、反抗和坚持,他们参与其中,并深深地与时代紧密相连,仿若共同呼吸,也彼此竞争。他们兴许不是繁华的缔造者,但一定是参与者。当然,大可以说所有人都是参与者,但这是不同的,被动和主动是不同的。一个是放弃了选择的权利,不知道还可以选择其它。
就像早些年监狱中的那句口号,“坦白从宽,抗拒从严”,一下子变成了某种对立关系,好像身份就是一切关系的前提,这样的情况下,自然不会有人想到原来还可以沉默。是的,沉默权。当被污蔑、诬陷、造谣,当越来越脱离事实且与自己毫无关系时,这样的情况下,首先需要对抗的并不来自于自身,而是他人的先入为主的构陷。他人的头脑只能被他人所说服。如此一来,自证清白或自我证实本身也将变得格外艰难。或者说,从这一刻起,从进入某个环境之后,选择权形同虚设。选择,就是一种错觉。怎么选是对方给的选项,怎么选都在陷阱和陷进漩涡之中……难以想象不是吗?
那么,在这种种情境之下所隐藏的是什么呢?或者说,支撑它们得以成立的前提是什么?正是那些虚高而美好的存在。所以说,是什么赋予时间以意义呢?我想,大概就来自于事实层面的每一天的不同,以及每一天的自己的不同。这背后就是人与人的不同,追求的不同,认识程度的不同。这其中,时间则起到记录和见证的作用,可以用以自我审视,反思,寻找其内部脉络,以及判断自己的觉知。
何谓迷失?就在于能否清醒认识到自身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在于时间背后所支撑的事实性之下,我们是否依旧遵循与时间之间的契约。即我们能否承认每一个时间节点,我们所代表的个体和时间这一概念之下的事实。是的,从这个角度出发,时间并不能带来什么。就像某些人提到,“等……再……”,真正起作用的,不是时间,而是条件的成立。若没有这点判断,等是等不来任何什么实质性的东西的,因为看不见其它。看不见即迷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