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继续学习《小说写作教程》第五章:自我修订。
自我修订,就是对自己写完的作品进行检查、修改、推敲,直到自己满意为止。在第一章,我们就看到了海明威的经典名言:第一稿永远是臭狗屎。
就我自己而言,也有这个体会。每次打开之前写的文,都能找到可以修改的地方。有时候是一个词,有时候是一个人名,有时候是一个情节,有时候是整个段落。有时候看着自己之前写的某句话,总觉得不合理,于是对着它冥思苦想半天。
这一章告诉我们,能够发现自己写得东西不够完美,需要不断修改,这是正常的,也是必须的,更是引领我们更上一层楼的最佳途径。
写作不像现实生活,写作的最大好处,就是一切都可以反复修改,甚至可以推倒重来。就像演戏一样,可以一遍又一遍进行彩排。
这里的修订,不是像我之前那样漫无目的的修改,想到哪里改到哪里。这里的修订是有一定的方法的,也可以说是有技术含量的,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如何进行规范、高效的自我修订。
提到修订,不得不再次重提故事的那几大要素:渴望、障碍、行动、结局、情感、展示。
我们要面对着自己的作品,提出第一个问题:什么人渴望什么东西?要在文章中找到渴望,并且记录下来。然后审视这个渴望,可以再强烈一些吗?这个人物能再执着一些、坚定一些吗?这个渴望的程度达到最大了吗?如果没有,就给我们提供了修改的空间。
接下来我们要对自己的作品提出第二个问题:障碍在哪里出现的?这个障碍对于人物满足渴望的阻力和抵抗是否同样坚定不移、刻不容缓?这个障碍的激烈程度和威胁程度是否达到了极限?人物是否无法毫发无损地绕过这个障碍?如果没有,又给我们提供了一次修改的空间。
我们继续对自己的文章提出第三个问题:人物要采取什么行动来克服这个障碍?行动在哪里出现?人物是否采取直接行动来扭转和促进某件事情的发生,以便获得胜利和其渴望的东西?人物是否已经使尽了浑身解数?他还有没有别的手段?如果没有,那么我们又获得一次修改的机会。
接着,我们该来找一找结局了。结局是胜利了还是失败了?还是双方的妥协?假如问题没有得到解决,那它将怎样得到解决?我们能不能把结局改得更加合理?更加戏剧性?更加引起读者共鸣?
修改完了渴望、障碍、行动、结局,故事的框架就算完工了。接下来我们返回头去,一行一行地检查自己的作品,看一看人物感觉到了什么?问一问人物有什么担心、害怕和渴望?人物是以什么方式、在什么场合把内心的真实想法表达出来的?这就是情感的修订。
自我修订的最后一环,是展示的修订。我们要看一看,人物的行动和谈话是否应该再多一些?展示意味着我们总是需要有某种东西让我们在头脑中形成画面。它是可视的画面、立体的画面、动态的画面,不是使用概括性的陈述或者总结性的语言。
本章的最后,讲了一个浅显的道理,求人不如求己。写作的时候,一定要先使尽自己的本事,让自己江郎才尽,直到自己再也没有办法,再找别人帮忙。如果自己还没修订,就跑去征求别人的建议,一定会得到充满误导或者非常糟糕的建议。因为他们不但没有受过专业训练,还会把他们自己的审美趣味、人生哲学、个人偏见、经验认知、议事日程甚至深仇大恨带给你,使你的作品失去自我,带上了他们的色彩。这是得不偿失的。
本章总结:自我修订的正确方法,依然围绕着故事的几大元素开展。
本章练习,我打算写场面练习:使用“大家都恨吉姆”这句话,写出一个场面。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跟我一起试试。我们还可以找一篇文章,试着修改一下。我打算修改之前写的《那天晚上》。
《那天晚上》中,渴望是我半夜想去趟卫生间,在第一段落的最后一句话出现。这个渴望并不强烈,没有达到最大,所以可以加强。
障碍是在第二自然段,我刚刚要拉开房间门的时候,听到一声陌生男人的叹息声,我的恐惧感迫使我不敢去卫生间了。障碍逐渐加强,似乎已经达到最大,成功阻止了我的渴望。
行动是我倚着门、扛着伞,准备迎接战斗,坚持不住躺到床上,无法入睡胡思乱想。早晨长着胆子去查看。这期间应该加上憋着尿的痛苦,就更加强烈了。
结局是发现陌生的男人是自己表弟,一场误会。这个结局有些戏剧性,但反转不够。
文中的我感到了恐惧、担心、对孩子和老公的爱。这就是本文的情感。展示体现在我听到的声音、心里活动、以及一系列动作,但是有些生硬,不够触目惊心。
这就是我对自己的文章所做的修订计划,我会抽空努力修改,最终达到自己满意的程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