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陕西的美食不一定非要去美食街,大街小巷也能吃到,一些小摊点卖的也能吃到正宗的味道。
西安的美食种类实在太多,光面食就有很多种做法:油泼扯面、岐山臊子面、biangbiang面……一个同事告诉我,每餐吃不一样的西安小吃,一个月都吃不完。
来西安呆的一个周,凉皮和醪糟米酒吃得比较多。因为天气热,吃凉皮自然是比较合适了。魏家凉皮挺不错,口感清凉,里面会放些黄瓜丝,挺解暑的,可能只有在北方能吃到这么好吃的凉皮了。
醪糟米酒,没想到是陕西的一大特色美食,基本上小店都会有,一般配着肉夹馍喝,跟南方的甜酒差不多,只是陕西的做法有些不一样。醪糟米酒一般会放入少量枸杞和桂花汤圆。米酒配桂花,酒香伴着桂花香,醇香甘甜,暖胃驱寒。
陕西肉夹馍虽然以前就吃过,不过正宗的就吃得很少了。这边的肉夹馍馍皮金黄金黄的,比较酥脆,和着肉和汤汁,人间美味。在小摊上吃过软的馍皮,比较起来个人还是更钟爱酥脆的。吃点肉夹馍,喝点醪糟米酒,十分惬意。
岐山臊子面吃过一次,主要是汤比较特别,酸酸的,很开胃,没食欲吃这个很不错。
羊肉泡馍,陕西美食的代表。这次不知道为啥,吃着没啥胃口。一般是配糖蒜吃,份量特别足,馍里含着鲜美的汤汁,有点像老家过年给客人做的饼子汤,是来陕西不得不尝的特色美食。
其实这次来西安,印象最深刻的美食是陕西菜了,在工作接近尾声时,西安分公司的同事请吃饭,有幸尝了下地道的陕西菜。
陕西菜与上面几种比起来,似乎并不出名。不过在尝过陕西菜后,才发现这是吃过最美味的北方菜了,做法十分讲究,菜的名字也取得很有意思。
传统意识中,北方菜一般没有南方菜那么精致,不过陕西菜似乎是个例外。
首先从盛菜的碗盘来看,就能发现一些特别的地方。清一色的青花瓷,而且碗盘都很大。
同事点了几个特色陕西菜:葫芦鸡、菜疙瘩、哄上坡、凉拌茄子……没有一个菜是吃过的,都是新鲜的面孔,名字很特别,品相也不错。
葫芦鸡是陕西菜的代表菜,不知道这个菜名是怎么来的,不过做法确实很奇特。整只鸡,包在荷叶上,油炸处理过,放了一些调料,外酥内嫩,连我一个平时不怎么吃鸡肉的人都赞不绝口,还不忘吐槽一下食堂那没有一点点味道的鸡腿。
菜疙瘩,乍一看,一块块绿色的,看不出是啥东西,尝过了才发现原来是菠菜做的菜疙瘩。味道比较清淡,吃的时候要蘸辣酱。
哄上坡,这名字是不是很特别,很有趣。其实说起这个菜,还有一个典故。哄上坡是用玉米粉做成的搅团,在以前人们要干农活的时候,都是要推车上下坡去运东西的,而这种搅团吃一点就很撑了,但是不耐消化,基本上上下坡一趟就消化完了,所以就被人们称为“哄上坡”。
在吃搅团的时候,最常见的就是在搅团里面加入辣椒、西红柿汁、蒜碎等做成的调料。一开始以为是蒸鸡蛋,尝过了还没分辨出是啥,在同事介绍后,才知道这道菜的原材料是玉米粉,不得不感慨这美食世界的丰富多彩。
凉拌茄子是吃得最干净的一个菜,同事说这个很好吃,尝了下,确实很赞,味道酸辣辣冰凉凉的,很开胃的一道小菜。
很有幸吃到了这么正宗这么有特色的陕西菜,还有那么多美食。此次来西安出差,可谓是一次舌尖之旅。不仅颠覆了对北方菜的认识,而且对博大精深的美食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
美食是一种地域文化,去到一个地方,很自然地对当地的美食产生了好奇。在享受视觉味觉之余,用文字记录美食,记录与美食的每一次味觉碰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