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和妈妈视频聊天,问了问饮食日常情况,聊了聊家长里短,说起了家里堂弟的一件事,令我很有感悟。
老婶和妈妈聊天说,村里的电工荣平到了老婶家,问堂弟的电话号码,说堂弟因为开幼儿园用电有问题,相关部门要罚款,堂弟给他打了几次电话,让帮着找找人,摆平这件事。说荣平记好电话号码后,说了一句,这一大家人,过年过节的都去我家里看看,你们倒好,有事找我,没事也不去我那里看看。
说起这个电工荣平,是我们本家走的比较近的一个长辈,今年快70岁了,身体还挺棒的,负责我们乡里很多村的用电。因为是一大家子人,又是长辈,过年还得去给他拜拜年。
我这老婶平时说话口吃的厉害,脑子也不怎么转弯,荣平说完以后,还特意给堂弟解释,说这两年开幼儿园不好干,赔了一百多万了,穷……
妈妈听完后和老婶说,堂弟既然给荣平打电话了,荣平那里肯定有堂弟的对话才对,他去你家就是告诉你,事情给你办了,你们平时过年过节不表示就算了,求到他头上了也不表示,人家挑理了。老婶却以穷为由把妈妈的话搪塞过去了。
妈妈和我说起这个事以后,一方面是堂弟这事办的落空了,就是办的事让人挑理了,求人办事,不管是求谁,都要把“意思”表达到,不论是口头上的客气话,亦或是拿点礼品去他家里坐坐,都是应该做的,只是堂弟年纪还小,二十多岁,可能想不到这么周全,亦或是小伙子年轻气盛,怕也听不进别人的劝解;另一方面,荣平本是一家人,对于小辈分的应该多关照才对,帮了忙还主动到家里去挑理,纵然堂弟有办事不周的地方,这样做未免有点眼皮太浅了。
仔细琢磨这个事,说白了就是人性之间那点事,说话时最好能让人舒服,不论谁帮忙不能让人白帮,要有礼品表示,礼品不再多少,经济富裕可以送些贵重的,经济条件差可以买几十块钱的水果,瓜子虽小是人心嘛!
通过这件事更让我懂得一个道理,说话办事一定要考虑他人的感受,换位思考,哪怕自己在外面过得有多风光,在村里面前要学会示弱,学会夹起尾巴做人,这样大家都还能在一个频道上说说话,否则就没法相处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