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读《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诠释心得
作者:李府钟 (于紫禁城)

原文:
(一)、【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诠释(一):
观世音菩萨,修行之深已觉悟出(般若)智慧的不二法门,
当修行功德圆满之后,把外界的色(物质)、受(领受)、想(想象)、行(思维)、识(辨别)此五蕴者的积集排空,
将自心的愚昧无知之暗,用自心智慧的光辉照明;
于是便自然地超脱了一切痛苦,度化众生,摆脱厄运。
(二)、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诠释(二):
舍利子:只有大德高僧圆寂火化后,才会遗留有的舍利灵骨,
是修行者生前无量功德之结晶。
色,为宇宙间有形的看得见的一切物质,我们称之谓宏观世界与物质世界;
空,为宇宙间人们肉眼看不到的东西;我们称之为微观世界与精神世界。物质上的烦恼等同于精神上的空虚即色不异空,精神上空虚了也就给人们带来物质上的烦恼即空不异色,二者相克相生。
所以说:色(有)即是空(无)、空(无)即是色(有),譬如:看得见的水变成了水蒸气上升到空中看不见,有化为了无;
当看不见的水蒸气的大量积集变成了雨和雪的时候大家又都看得见了,无化为了有;所以有和没有互相依附转换着,他们谁也离不开谁。相互依存。
受想行识,是对客观外界之物,
通过自己的领受、想象、思维行动,辨别认识的活动之反映。
同样如此(亦複如是):心生法生,心灭法灭。心在物上物就有,心不在物上物便无。若心不在焉,就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不为所动,无受想行识浸。
(三)、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诠释(三):
观世音菩萨告诉未来的成功者:真正的自然法则便是永恒;
法,即不是方法,也并非法术,
在这里泛指万事万物的意思,包涵着就是五蕴。
前面已经诠释过,无(空)即是有(色),有(色)即是无(空),无和有永远互相转化着,
尽管转化过程可能需要很长的时间,比如星球的生灭,恐怕得以若干个千万年的时间才能完成。
人生不过百年,世事多变,沧海桑田;
我们只能科学地推理,但谁也无法看见这个转化的全部过程。
在这个意义上说,不但宇宙真空无生无灭,万物也将无生无灭,只是由一种形式转化成另一种形式而留存。
谁也没法离开这个宇宙大自然,既然万物同体,也就无所谓区别污垢与洁净。
当真空化为物时,真空也没有减少甚麼,
物质转化为真空时,真空也并没有加增。
就像人的生育一样,一娘生九子,母体并没有减少甚么;
而一个子女都没生,母体也没有多出异物一根。
你没法人为的让它产生,也没有能力想让它灭亡而消遁,
因为大自然会自然更新。
(四)、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诠释(四):
在广阔无垠的诸法空相当中,空中本来空无一物,至清至净,无感受、无思想、无行为、无辨识等内心活动;没有真实的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
没有真实的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
只凭眼晴看到的范围与意识想象的概念绝不精准。
(五)、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
诠释(五):
执迷不悟的人心为"无明",什么都明了为"无无明",
" 无无明"是一个知万理、通万化的大觉智慧人。
一尘不染,万法皆空,
明心见性的大觉悟者乃 " 亦无无明尽″。
当自心之光,融入自然合而为一之时,
就达到了无生无灭无老死之涅槃长春。
哪怕生、老、病、死、爱、怨、苦云集;
皆能跳出烦恼,进入信佛通道,保持快乐之本。
因愚昧才生智慧,如无愚昧之行,又何必启用智慧之功,即无智。
人愚昧无知时,其实妙明之心没有丢,只是一时迷糊,一但打开心结,便会通透如秋水清澄。
人自身便带着宝,就好比骑马找马一样,
马并非找回来的,本来就自己骑着即无得之缘因。
(六)、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诠释(六):
修炼之心豁达圆明叫菩萨,
依心经所指之路前进;
没有一丝欲念,万法皆空,
心无罣礙便入大自在之径。
通晓宇宙变幻之理,知道人的生死本末;
人间的一切幸福、苦厄、生死别离,俱属幻灭幻生。
坦然面对,心觉圆明,已摆脱众苦,涅槃重生,
与真空母体合而为一,自然就无有恐怖,取得无灭无生智慧真经。
(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诠释(七):
“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世)的一切佛陀,都因为修行般若(智慧)波罗密多的缘故,而圆满的证得无上、正等、正觉之佛果;
因此我们知道,这个般若波罗密多,是具有广大神通力的把持法门;
是具有广大智慧光明的照持法门;是最了不起的总持法门;
是超越了表面现象而终极平等的上上总持法门。
它能够帮助我们消除一切烦恼与灾难之苦,它的作用真实不虚,值得佛众处优养尊;
(八)、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诠释(八):
因此,我要把般若波罗密多,这个大总持法门传授给你们,
请经常这样发愿并修行,于是观自在菩萨最后说道:
″去吧,去吧,去到解脱的彼岸吧,
大家一起去到解脱的彼岸吧;
觉悟之路虽然坎坷,但必将功德圆满,得佛成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