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幸福的缺陷》这本书,让我从另一个角度认识到自己以往总是希望对幸福的极度追求也许本身就存在一定的问题。
幸福存在四个迷思。
第一个就是人们认为幸福是人之常态。有时候人生的痛苦往往是来自于,我们对于幸福过度的追求。因为对于幸福过度的追求,导致我们认为,不幸福是一件不正常的事。
然后第二个,人们认为不幸福就是缺陷。这是我的缺陷,缺陷就一定要改造它,就像挠痒一样,想不断地挠它,本意是挠到不痒,却挠到了烂。这就是第二个迷思。
第三个,就是我必须清除掉消极情绪,巴不得立刻马上。这是不对。海斯教授讲了一个例子,他说,我们总喜欢给情绪判个好坏,那什么是好情绪,什么是坏情绪呢?那你觉得悲伤是一个好情绪,还是一个坏情绪?很多人都理所当然地认为快乐是好情绪,悲伤就是坏情绪了。
讲个故事。有个人的妈妈去世了,他就坐在旁边,拉着他妈妈的手,感受到他妈妈慢慢停止呼吸,手变得越来越凉,在那一刻他非常难过,眼泪就控制不住,一直流。难道在那一刻需要笑吗?在这样的时刻,悲伤的情绪难道不是一种疗愈吗?难道不是代表着爱吗?所以并不是说快乐就是好情绪,悲伤就是坏情绪。
第四个迷思就是很多人认为,我们应该控制想法和情绪。但控制想法和情绪这件事,是很难做到的。《幸福的方法》这本书里有一个词叫“习得性无助”,无助这个行为怎么来的,学来的。还有一个词,叫“习得性控制”。
“习得性控制”就是当我们学会了控制这件事,在我们遇到任何东西的,第一反应都是控制它。只要痒就挠,只要心情不好,想办法唱歌,跳舞,改变它。就是不想接受现在最本真的样子,不接受我现在不高兴,不接受现在低谷,不接受我不幸福,这就是幸福的陷阱最重要的来源,就是迷思。
首先“接纳”是非常重要的,了解了“心智”的概念,好像想要真正地做到“控制”还是可以的,再多创造一些能达到“心流”的境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