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每个社群,最有价值的是人。

每个社群,最有价值的是人。

作者: 格局林状元 | 来源:发表于2019-01-28 21:13 被阅读35次

    人与人的深度连接,比核能的威力还大。

    从小米开始,粉丝运营和社群的概念,已经火了至少4年了。

    现在做到千万会员,也只有小米和樊登读书会了。

    只是观察他们,还不一定能够理解社群的精髓。

    误区:不断给社群提供价值

    几年前有人让我运营社群,保持每天发早报,在群里回复问题,和粉丝互动,我说:“那就是个qq群,不叫社群。”

    那种经常发发广告,偶尔回复下粉丝的,在我眼里不叫社群,但是我也不知道社群是啥,我本着消费者的需求,我给社群的定义是:不断给粉丝提供价值。

    我是这么坚定地认为的,我不靠抢眼球的内容去吸引别人,我希望用高价值的内容,来留住群里的粉丝,跟他们建立连接,让他们信任我们,甚至花钱买我们的课程,建立更加深入的链接。

    2016年到2017年,我成为格局除了赵老师,第一个讲课的人,我讲的是公开课,给粉丝在群里讲课,在其他销售眼里,我不好好出业绩,搞什么乱七八糟的。

    我讲了几十节课,并且拉了几个小伙伴组成团队一起讲课,这可能是我在安利直销模式学到后潜意识的行为。

    我认为给粉丝持续提供价值,非常重要。

    效果确实也不错,2017年年度复盘的时候,大部分人的销售转化率在5%到7%之间,而我和团队的人,转化率可以达到9%。

    一对多的讲课,虽然没有一对一沟通那么深入,但是却是把人不可再生的一份时间,卖出了很多份。

    按照每次课1000人听,我一小时的课程,相当于沟通了1000人,也相当于给我省下了999个小时的时间,这可是延长寿命的好办法。

    不知不觉,我开始沉迷这种一对多的销售模式,一开始我还在群里互动回答问题,后来越来越麻木,没有互动,只有讲课,连续不断地讲课,我开始意识到,我自己累,粉丝也累。

    那些经常听公开课的粉丝,已经被养成叼嘴了,对于普通的干货,他们已经不再满足,甚至不愿意付费,反正免费的质量也挺高,我好像给自己挖了一个大坑。

    我开始意识到社群的问题,因为我的群,也是死群,如果没有源源不断的人加入,这个群很快就会死掉,变成广告群。

    2018年我把重点放在写作上,讲课没有2017年多,也没有那么用心。

    心在哪里,成就就在哪里。

    2018年的社群运营非常糟糕,我把群直接变成广告群了,知道不对劲,但是不知道哪个点,才是核心突破点。

    杠杠:人与人的连接

    社群运营,给我理论上的突破来自于一个关于组织的类比:钻石和石墨。

    钻石和石墨都是由同样的碳分子组成的,但是由于结构不一样,钻石坚不可摧,石墨柔软易磨。

    这个结构有什么不同?

    石墨之间分子与分子之间的连接是没有规则的,有些分子甚至都没有连接,某一部分分子紧密,大部分分子反而独立开来。

    钻石的分子与分子之间的连接非常紧密,形成一个系统的结构。

    社群也是这样子,没有生命力的社群,就像石墨一样,也像现在很多小区一样,人与人之间没有沟通联系,有几个人关系比较好,大部分人之间没有任何交情,没有人主动链接,都等着别人给自己打招呼。

    而有生命力的社群,人与人的联系非常紧密,彼此熟悉,甚至形成领导力梯队的,有意见领袖带头,有小组长,每个人既是参与者,还是策划者,共同思考解决问题,就像《第五项修炼》里面提到的“学习型组织”。

    现在能活下来的,基本上就是第二种了,第一种顶多就是一个微信群,不要侮辱社群这两个字。

    我见过两个社群能做到第一步。

    第一个社群是007写作不出局,但是也是部分做到了。

    写作其实是把个人的品牌写出来了,让原本很多牛人的事迹得以让人了解,互相刺激,也让很多普通人,通过写作,变得不普通。

    在一个77人群里,会有10人为一个小组,组成7个小组,每周写一篇文章,写7年后去南极。

    这里有规则:

    1、每周写一篇,没有完成要惩罚

    2、第一天发文章,第二天就要上下楼点评。

    一开始我只把这个群当做丢文章的,但是别人点评了我的文章,我也得点评他们的文章,一来一往,不打不相识,我通过他们的文章,认识了一些有意思的人,也看清一些混日子的人。

    和社群里的互动,是我第一次对这个社群有感情,因为只有人和人才会有感情基础,我开始想着对这个007不出局的102班做点什么,我努力做好点评,甚至给很多人做点评,不仅仅是2次,但是做着做着我也累了,毕竟时间没那么多。

    后来陆续认识了007的一些小品牌,开始对007有了进一步认识,最后,在007的深圳年会,再一次认识了这个社群的威力,那些积极主动的007er都在主动给007做贡献,他们互相成就。

    我还发现,参与过“远方”活动的小伙伴,他们一起吃过苦,比如说敦煌行,他们的感情都特别好,能一起玩,能互相帮助,果然是患难见真情。

    后来我才意识到,很多人来到一个社群,其实就是消费者心态。我花了钱,就是想要服务的,比如说007,来了不能只是发发文章,要有其他的价值。

    他们没看懂,价值就在人那里,每认识一个人,人生都可能有心的感悟,甚至,可能遇到贵人相助。

    给社群做点什么,你能力会成长,还会认识一群共同成长的人。

    第二个社群是剽悍一只猫的牛人营。

    刚加入这个群的时候,我特别奇怪,这个群为什么能连续七天从早上到晚上都特别活跃,而且每天都有上千条信息。

    每天都有一个入营前的作业,工作人员主要做的日常工作包括通知活动和提醒作业,群里其他消息都是学员发的。

    这学员也不是在群里胡乱刷屏,很多学员会主动把作业链接整理好,甚至主动把聊天记录的精华提取出来合并成聊天记录转发出来。

    除了工作人员,我就奇怪有一个新西兰的40岁管家,每天提醒我交作业,她还主动整理群的一些精华。我跟她我说我很佩服她做那么多,她说其实也挺累的,尤其是忙的时候。

    是什么让她这么累还持续为社群贡献?一定是她觉得这很重要,对她很有帮助,可能是长期有效的帮助,或许她清楚,要想学习社群运营,就要先付出,才有回报,我特别看好她。

    这个社群还有关于自我介绍、牛人互夸和采访环节,核心就是不断让群里的人加深互动和感情,只有社群里的人关系越紧密,这个班才有战斗力。

    他们后期还有阅读打卡营和写作营,完成率有达到100%的,如果没有一个战斗力的团,是不可能全员完成的,我做过免费和付费的读书打卡,效果天差地别。

    不过这个社群还有前提,是筛选一批牛人,以牛人推荐,写邮箱申请,经过自我介绍等环节,最后审核通过才能付费,还有7天的预备营,通过后才能加入正式营。

    每一个步骤,都是在提高门槛,淘汰劣质的人。

    加入这个社群的人,都是有共同愿景的,比如说成为牛人。

    就像钻石,除了连接紧密,这些分子得都是高质量的碳分子才行,不能是其他杂物。

    所以社群运营的前提,是筛选有质量的社群成员,然后加强社群成员的互动,让他们相互认识,共同完成任务,最后发动他们起来完成高难度的团队行动。

    这段时间从腾冲、大理到丽江,了解了不少少数民族,他们特别团结,跟以往农村的村民一样,互相熟悉,互帮互助,有困难一起解决,这不就是一个线下的社群吗?

    我朋友何国家在北海,他说他们那里客家人特别团结,生意上互相帮助,连打架都是拉一车人,虽然这种暴力不值得学习,但是这种团队氛围,却是现在很多人很缺乏的。

    我从小在学校长大,没有体会过村民之间的相互帮助,甚至一个村子给你撑腰的那种感觉,到了广州,住在小区,也没有任何社群的氛围。

    虽然很多人从农村走到城市,个人越来越独立,很多事情不需要别人帮助,但是也难免会有一种孤独感,学习型社群正是满足了这种刚需。

    我们不一定要像在农村一样打牌抽烟喝茶才能有集体感,我们通过阅读、写作和成长,同样可以找到集体感。

    我们去年也意识到社群的重要性,然后在北京、广州、深圳分别建立了城市班长带领的社群,一个班长带20个人,每个城市至少有十几个班。

    我跟格局广州一班的学员比较熟,他们之间从陌生到熟悉,从被动到主动,开始互相推荐书籍,互相解答问题,一起定主题讨论,我能感受到这种方式让他们成长飞快。

    社群的价值在于人。

    意识到这点后,我给自己定的目标是今年线下见20个牛人,并且不断在社群里认识牛人,给社群做贡献,给有需要的战友帮助,我相信这会给我带来无限的价值,这对我一个有社交冷漠症的人来说,已经是巨大的改变了。

    今年我会做一个读书打卡社群,我希望这个社群不仅仅提供读书书单、读书方法论和社群规则,也不仅仅是改变学员的学习习惯,我希望这是个牛人村子,每个人互相熟悉,互相帮助,甚至可能产生事业上的合作。

    想想都觉得很兴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每个社群,最有价值的是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vpzj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