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达多虽然在家中备受宠爱,但他渴望找到真正的自我,所以选择离开家加入沙门的行列。让我感到意外的是,他加入的沙门难道不是一种对人性的彻底遏制吗?他以为沙门是他的出路,是他找到自我的道路,通过斋戒、通过所谓的轮回去体悟生与死,领悟自我的价值。他觉察到欲望,又压制欲望,又收获新的渴望……他鄙视人间的一切善恶美丑,自以为自己懂得了许多,但他真的了解吗?
悉达多自己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所谓的各种克己方法,只不过是一种逃避和麻醉,暂时从“我”的折磨中逃出来,是对生命的虚无和痛苦的暂时麻醉。
在沙门三年多的时间,悉达多发现自己并不能找到自己内心真正想要的,所以决定离开,去听乔达摩的经义。
悉达多听了乔达摩的经义,经义虽然正确,但没有道出佛陀成功的方法,为摆脱所有圣贤及法义,独自去实现目标,或者去幻灭。悉达多再次踏上疗程。
在彻底的觉悟之后,悉达多感受到了从所未有的孤独。
悉达多开始体会人世间的种种,似步入尘世,又好似独立于世。他不会因别人的情绪而影响自己,只求快乐不愧于心。
可最终他成为了自己最讨厌的样子,完全落入世俗之中,却还自认为清高。就像笼中的那只知更鸟一样,被这些世俗羁绊,可总有一天他要飞往更广阔的天空。直到某天,他抛弃现有的一切,再次离开,甚至有了去死的念头,可最终又醒悟过来。
他选择了和船夫一起学水的道义,他终于不再显得高傲,而是能够理解世人的种种。
他已经彻底顿悟,最重要的是真正的自我本身,而不是其他。他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道义,找到了自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