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悉达多》

作者: 感冒的梵高 | 来源:发表于2022-03-25 20:48 被阅读0次

    很庆幸,在人生最迷茫的时候,遇见了这本书《悉达多》,作者是德国的赫尔曼•黑塞。

    赫尔曼•黑塞是个多才多艺的人,他1877年生于德国,是一名作家,诗人,画家。
    1946年就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被誉为德国浪漫派的最后一名骑士。

    《悉达多》这本书讲述了悉达多的父亲是一名可敬的婆罗门,他纯粹,博学,德高望重,头脑中充满高贵的思想,可悉达多发现他的父亲并不快乐。而悉达多自己也不能让自己喜悦,这促使他开启了成为一名沙门的苦旅,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发现,可能并不是只听教义就可以顿悟。

    所以,他听完佛陀乔达摩讲的教义,他毅然离开了他。

    他开始陷入了名利和金钱的欲望中。

    体验了人世间的苦暖凉薄,他不久后又厌倦了,他离开了爱人,放弃了自己的经商之路,悉达多来到了河边,想结束自己的生命。

    这时候,听到了河水的声音,冥冥之中对他有指引,他醒来,又遇到了那个渡他过来的船夫,船夫没有什么学历,却颇有人格魅力,让悉达多心甘情愿和他一起做船夫,在这过程中,船夫的引导和河水声音的教化,最终让悉达多顿悟。

    这让我想起弘一法师李叔同,他同样出生于优渥的家庭,他出家之前,已经享受了荣华富贵,也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造诣。

    他看穿一切后,选择了出家。

    那首《送别》,每次听,都会想起他,有心疼,有惋惜,有祝福。

    这是不是就意味着,顿悟,也需要一定的阅历,当你有足够的经验和理论去支撑你的思考时,你才可以得到自己最独特的感受。

    如果只像悉达多最初那样,屏蔽自己的感官,逼迫自己不在意那些世俗的东西,并不起到作用。

    因为没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丰富的阅历,根本不足以形成他脑子里的“教义”。

    当我们听到“唵”,并听不出圆满。

    但是我们可以让自己通过不断地打磨,去沉淀。

    我在2007年第一次接触有关心灵方面的书籍,是张德芬的《遇见未知的自己》,那时候,我捧着这本书,就仿佛找到了自己的定位,也隐约感觉到了人生的意义。

    很多人,踏上了灵修的道路,它并不是虚无的。

    现在很多时候,你对人们讲冥想,讲修行,讲内化,他们会说你脑子有问题。

    可正是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才是指引你看透人生,摆脱困境的精髓。

    作为尘世中的一员,我们不可能摆脱名利和权情。

    当你享受于其中的时候,你可以尽情享受,当你厌倦的时候,也就是你醒悟的开始,不要焦虑,勇敢的面对自己的内心,你一定能够回归安宁。

    《悉达多》一书中,让我最为放不下的一个情节,就是悉达多之子,对悉达多的误解以及叛逆。

    有些事,真的像神一样的人,也不能做到完美,更何况我们普通人呢?

    对于教育,这也让我们警醒,不要以爱之名,去给我们的孩子施压,让他们在窒息的状态下,去实现自己的理想,怎么可能呢?

    我们的孩子,并不属于我们,我们只是把他们带到了这个世界,其他的路,也只能让他们一个人走,只有经历了欢乐与苦难,才能让他们成熟地去面对这个错综复杂的世界。

    如果你每天沉浸于网络,不知所措,又迷茫,又颓废,推荐你读一读《悉达多》,你可能不会马上顿悟,至少先从接纳自己开始,再慢慢悦纳自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笔记|《悉达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aidj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