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工作日的记录

工作日的记录

作者: 宁小宁的可能生活 | 来源:发表于2020-10-19 22:50 被阅读0次

又是新的一周,新的工作日的开始。今天是可以记录的一天,上午的讲座听到了耳目一新的观点,而下午工作上的问题需进行自我反思。

(一)

考研的时候,教育原理的书里讲教育与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那个时候为了应试,更多地是背诵,还记得这一块很难背,其实是因为没有理解。上午参加团队负责人为特定对象开设的线上讲座。回头去想上午的讲座,团队负责人似乎正是运用了这一原理来讲述目前教育所面临的大背景。首先从政治上来说,国家的政策规定了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各级各类教育部门和机构都必须遵循。如果再往前一步,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又是依据什么而来的呢?国家的经济与政治生态。从政治依据来看,在国家和党的重大会议上提出的若干目标是教育发展的最高依据:2020年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35年的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2050年的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无一不与教育相关,没有教育为社会输送“产品”——人才,任何目标都几乎不可能实现。什么样的教育能支撑国家实现其奋斗目标?这便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在大的时代框架中思考自己作为教育人能做什么的定位。基础教育阶段是儿童发展的关键时期,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工作者眼光要放到未来,工作一定要在当下。如果说国内的国情用“新时代”来概括,那么国际的国情则可以称之为“新冠时代”,疫情后的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两大经济体之间过去正常交往的基础已经消失,国际竞争和对抗将可能逆转全球化,带来新的“冷战”和“两极化”。民族国家公民的彰显可能盖过全球公民理念的推行。无论如何,中国都必然面临挑战。应对法则之一便是“教育创新”,从人力资源大国变为人力资源强国,进而成为人才强国。从经济的角度而言,时至今日,在世界的收入水平线上,中国处于刚刚进入中等收入阶段,与老牌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水平相比差距甚远。从技术的角度而言,中国仍然是一个缺乏核心技术、自主产权的国家。美国不就是常常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威胁中国吗?中国仍然是“世界工厂”供养着大量低收入群体。而这些低收入群体的子女通常没有条件享受所谓优质的教育。随着东南亚国家也成为美国世界的“加工厂”,中国那些以往没有接受过好的教育的劳动力将面临着更大的竞争。国家似乎不可能要求本就没有条件的家庭送子女去上资源丰富优质的私立学校,但至少应该提供达到国家课程标准要求的公立基础教育,无论在偏远的乡村,落后的小镇,真正的教育是可以在任何地方落地的,物质条件不是让教育偏离其本质的决定因素。显而易见,这样的改变需要教育工作者的努力。

人们总说,教育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是一个大的难题;也会说,在中国这样科举传统的国家,很多习俗积重难返;也有很多人说,在目前贫富差距仍然较大的情况下,“分数”才是农村孩子唯一的出路。“教育”永远都是人们口中的热点话题。可是,教育毕竟是一定社会阶段的产物,当宏观的社会阶段发生变化时,教育必然也不能因循守旧。教育所面临的另一大背景便是互联网在社会各领域的广泛应用带来的冲击,即信息化时代教育的发展趋势,一方面疫情极大地催化了人们对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关系的思考,另一方面人工智能的发展对人的工作方式产生的影响直接倒逼教育改变对人的培养,读写算的基本技能已经无法满足未来的一份工作对求职者的要求。基于如此的背景,教育应该为未来的社会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呢?是创新、独立思考、实践、好奇、探索、合作沟通、问题解决等的素质而不是单纯的知识与技能,这一点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如此一来,必须打破以分数作为学生唯一评价标准、以升学作为评价学校教师唯一标准的传统模式,让教育致力人的全面发展。

时代的冲击就像海浪涌向沙滩,不过放过任何一颗沙粒,任何一个地方的任何人,只要当地与社会正常交往而不是封闭于自己的“部落”,这股浪潮是一样感受得到的。正如刚才提及物质条件与真正的教育之间不存在必然的逻辑关联,实行教育改革也不只是发达地区的事,不只是东部、中部可以做的事,贫困地区、条件较为落后的西部也必须跟上自己的脚步,只是在这些条件薄弱的地区,更需要政府、教育工作者意识到时代的变革,加入教育创新的队伍。这一工作可能与真正改革的工作一样困难。

(二)

入职以来所做的事情以基础性工作为主,曾经一度有疲倦情绪,但很快克服并调整。今天上午的会议上团队负责人再次强调,所有的工作都是从基础、重复、简单的事情开始的;重要的是,要看到细小事情背后的价值和意义,从中找到自己工作的意义。“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细致、具体的工作支撑起庞大的项目,在目前的团队中,几乎不会出现违反常理的工作,因此作为新人,任何一项工作,都应该将其当做一整张版图的一部分去重视和对待。

从上周开始,最近一段时间的工作都围绕着分析报告的核对。核对分析报告这件事从实习时就开始做了,不过直到今天犯错误,我才发现我并没有完全理解这项工作。大量的报告可以通过程序来填充部分内容,不过必须为程序制作一份模板。因此必须保证模板的正确性,否则,同类报告全部都会出现同一类错误。上周我们所做的工作中便包括了这一项。而模板的核对则需要用程序先出一份或两份报告,依据出好的报告才可以相应地校对原模板中的错误。今天我正是没有理解这一点导致第一次工作出错,不得不返工,耽误了两个小时左右的时间。而理解模板与所出的报告之间的关系我也破费周折,至少经过三四次对话才真正理解。虽然我也想找理由认为是交代我工作的老师没有讲清楚,是和我讨论的小伙伴没有讲清楚,但归根结底,如果说上周就已经开始这项工作,本周到了具体应用时我无法理解材料之间的关系,那就是我自己的问题了。至少反映我在做上周工作的时候忘记了问自己:我在做什么?我为什么这么做?我忘了充当自己的“局外人”将事情看清楚,我只是在为了做而做。这也再次说明,懒惰的思维是随意的,思考的思维是刻意的,改变自己简单且懒惰的思维习惯,养成刻意思考的习惯是我要不断练习、不可荒废的功课。

相关文章

  • 工作日的记录

    又是新的一周,新的工作日的开始。今天是可以记录的一天,上午的讲座听到了耳目一新的观点,而下午工作上的问题需进行自我...

  • 怎么用工作日报

    很多单位都要求每天写工作日报,有的叫工作日志。工作日报记录了每天做了什么事儿。图1是工作日报微信群,项目部每个人将...

  • 第一篇

    这里记录一下树太的工作日常吧

  • 2021-09-09

    工作日记 零米粒 谁吃的快,谁记录。

  • 工作日常记录

    锦溪是个好地方,工程完了。微信删除! 分别和两个老朋友通了电话,九年没有见面,闲话当年事,还是没有好方法。 晚上‘...

  • 晨思录 Day 377:工作日志的重要性

    工作日志是提高效率的有力工具。 通过写工作日志可以记录每天做了什么,这个记录可以增强自己对当日的感知。我有一段时间...

  • 职场前三年,新人该如何快速成长?

    1.记录工作日记,刻意记录工作中碰到的事儿,每月花一两天时间分析自己的工作日志,不断的总结分析和复盘,有意识的去积...

  • 工作日志与健康记录

    最近看到了一篇简书文章谈论工作日志,工作日志怎么理解,就是工作的记录,每一次完成阶段性工作把工作记录下来。大家都知...

  • 【职场工具包】让你经验值翻倍的工作日程怎么写?

    1、工作日程是什么 标准答案:文字记录的,你工作的日程计划。 肥东语录:工作计划、工作日记、过程管理手册、结果管理...

  • 2018-03-10

    我终于能记录每天的流水了,以前一提笔大脑就空白,继续努力,争取把流水记录成工作日志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工作日的记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vtrm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