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入心理学的朋友一定记得老师或一定的“专家”说过,学心理学,要不自己有毛病,要不你身边的人有问题,要不自己遇到的事情比较纠结,要不身边有这样纠结的事。
挺有意思的一段文字。
因为有兴趣就多琢磨琢磨。
人无无时刻不需要氧气,而泡肺则是身体入摄氧气的本基保障。成人约有3~4亿肺个泡,表积面接近100平方米。空中气的雾霾颗可粒以粘附于泡肺表面诱发炎症,最影终响气体交或换继发其病他变。养肺,保吸证入的空安气全非重常要。
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一样,每一个人的心理情境也不一样。
每个人都是一座岛屿,而你我也许就会在这里相遇。我们不约而同地看同一场江上日出、坐同一艘缓航的渡轮,这里有潮起潮落,也有温柔孤傲的远方的风,生命的年轮也会因此有所不同。每个人的心中自有一个风景,可以还你心爱的宁静,直击你内心深处的致远。
一般认为,个性具有整体性、稳定性和可塑性、独特性,还有共同性、社会性和生物性。
个性的整体性:个性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结构,是人的整个心理面貌,每个人的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不是孤立的,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组成一个完整的个性。
我想我能理解这个特点的意思,如果一个人处事谨慎,他必然是在工作、生活等多个方面的细节上都能体现出他认真、仔细,办事稳重的个性来。
个性的稳定性和可塑性:个性的稳定性是指一个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的总和。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经常表现出来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才能表征他的个性。有两句俗语能充分体现出这样的特点,一个就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还有一个就是“狗改不了吃屎”,哈哈,这个刚了一点。
不过,任何事物都不是绝对的,个性的稳定性也只是相对的。在一定的环境影响下,个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也是具有可塑性的。个性的养成是有一个过程的,在这个过程中,个性也是在相应的条件下发生着一定的变化。
书上说,个性的稳定性并不排斥个性的可塑性这个特点:实际上,随着社会生活条件的变化和一个人的成熟,这个人的个性特点也会发生或多或少的变化,这种情况在很多现象中都出现过,比如,某人原本外向开朗,遭遇一定打击后变得沉默,喜欢独处。当然不必在乎在过程中的变化,于是变化一定遵循“跨时间的延续,跨情境的一致”就成了变化的原则,受情境影响,可塑性的方向可以往正也可以往负。这时,也有一句话可以说明这样的情况,失败可以使人消沉,也可以使人进步。
好吧,让我们再看看个性的独特性和共同性:人与人之间没有完全相同的心理面貌,很多心理学家都强调了个性的独特性这样一个特点,这是因为个性在遗传、环境、成熟和学习许多因素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而且每个人所经历的因素或因素与因素之间的关系也是不那么相同的,这就是独特性的由来。当然,同样的,独特性也只是相对的,也不排斥人与人之间会有一定的共同性。生活在同一社会群体或同一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中的人,总会有一定相同的个性特征。这种心理上的共性也是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一致性的。个性包含共性,共性又通过个性表现出来,看着有点乱,但这两个特点共存且并不矛盾。
继续,个性的社会性和生物性:人的个性不仅受生理因素的影响,而且受社会因素的制约。个性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既有生物因素的作用,也有社会因素的作用。个性的形成和发展原因也不可能归结到一个因素中去,所以说人是一个复杂的生物,一个高级生物。人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相结合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