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陈丹青读书木心
读陈丹青的《无知的游历》

读陈丹青的《无知的游历》

作者: tracy2009m | 来源:发表于2016-03-14 14:57 被阅读610次

    今天读陈丹青的《无知的游历》,就这个标题就感触良多。他是一个游历甚广,学识博杂的艺术家。不管是在做节目中时,还是在写的文章中,总能听到、读到他说自己不懂。一个视野越开阔的人,一个知识涉及面越广的人越能感到自己的不足。真是活出来了,才能有底气这样自信的谦虚。

    这节主要是写的是伊斯坦布尔,这个充满帝国遗迹与废墟的城市,这个世界上唯一横跨亚欧大陆的城市,曾是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奥斯曼帝国的首都,东西文化交汇的痕迹很明显。这里多种文化,宗教碰撞,传统与现代并存。

    读《航向拜占庭》,陈丹青来到以弗所遗址。目不暇接。用他的话说就是:“情理之中而意料之外,比前一秒的注视更其好看,好看得心烦意乱,即便站定一处放眼巡视,也处处构图。”很羡慕艺术家,懂得欣赏美,发现美,决定恶补美术绘画。

    摘录:忍不住时时移目眺望苍山怎样起伏远引,怎样在视线终点美丽地倾斜。那伟大而茫然的倾斜令人心碎,少年时代山中岁月,我因之终生患了目接群峰的痴呆症---这是我头一回置身希腊遗址,却也频频看顾无今的山,沛然神伤。

    读后感:在这节中,陈丹青来到了古希腊著名城邦-以弗所遗址,这座遗址就像一个露天的博物馆。历史的废墟在自然与时光中静默,在杂树与乱石中迎来一批又一批的游人。

    人有时候为什么要多出去走走,多游历呢?我想是因为视野的局限性影响了我们对很多事情的看法与判断吧。不是有很多人因为自己的无知与狭隘而嘲笑他人吗?

    如此宏伟的城邦旧址曾经有过什么样的繁华与兴旺,在这儿,曾经有着宏伟的塞尔苏斯图书馆,人声鼎沸的大剧场,熙熙攘攘的以弗所商业大街……现在这些石柱,石墩,石廊都与戚戚芳草永世长存。

    读第二部分:记文学的俄罗斯

    读后感:文学在不同的年龄段和不同的境遇下阅读的体验是不一样的,国家已是不同的国家,想象被唤起,又被改变,过去的现实已非今昔现实。哪怕是读同一文学作品每个人心目中的形象也是不一样的,更何况经历了时代的变迁,大规模的政治干预。不过只要民族的根还在,魂依旧,一个民族大众独有的气质依旧可以感受到。

    游历是视觉的盛宴,也是想象空间的更新。旅途中接触的丰富新知,让我们越发感觉到自己知识的不足与局限,也给我们一个对过往认知矫正的机会,和对自有观念的重新思考。游历就成了一个不断发现的,欣喜的学习过程。

    读后感: 因为贫穷而没有被随意篡改的城市还有古巴的首都哈瓦那。可惜了北京胡同,上海的弄堂。不发展才是最好的发展,这句话有时候也是有道理的。

    摘录:莫斯科,红色首都的庞大建筑群才是这里的首席景观,然而也多少近似今日的北京,迷失了社会主义曾经有过的质朴气象:北京堆满摩天大楼,洋得太土,土得太洋。

       年前我曾在布拉格失落,失落于这座壮美的巴洛克城里到处找不到社会主义记忆。捷克有福了,她与欧洲现代化进程的缘份比旧俄古早、近切:地处中欧,她不是风暴的策源地,而是被劫持的小国,她未能掀动苏联那般宏大的建设,在封锁中穷了下来,因为穷,布拉格景观居然无恙。

    读后感:今天阅读的主要内容是,关于俄国的绘画。十月革命之前的俄国绘画,开始与欧洲的绘画有一定的相容相接,之后由于政治上的原因,俄国的绘画自成体系。很多知名的画作带有史实性的题材,绘画与文学不可分,不管是故事的题材,还是人物的面貌,场景的再现,都有十足纪实的文学味道。而现代的西方绘画,不再是描述性的纪实,与文学有了质的区分,文学就是文学,绘画就是绘画,是完全不同风格。

    来到托尔斯泰的庄园

    读后感:托尔斯泰塑造的女性角色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最有魅力的是安娜.卡娜琳娜,最后的命运最让我难以释怀的还是安娜.卡娜琳娜。

    作品中的完美的女子是《战争与和平》里的娜塔莎,对娜塔莎的精彩描写主要是她的婚前~少女时代。我想娜塔莎的婚后生活对托尔斯泰来说也不好着墨吧。多年前读《战争与和平》的时候,为安德烈公爵和娜塔莎遗憾,如果他们最终生活在一起,那会多么幸福,多么圆满呀。

    托尔斯泰三十来岁才与十八岁的索菲亚结婚,之前过的是一个浪荡子的生活,婚后的他是一个忠贞的丈夫,从未出轨过,和索菲亚50多年的婚姻生活共生育十五个孩子,夫人在五十多岁的时候出轨一画家,这让托尔斯泰十分尴尬,但她毕竟是他的妻,孩子的母亲,那个为他抄录过七遍《战争与和平》的书稿的伴侣。

    今天看完了陈丹青的《无知的游历》,最后一部分是陈丹青在李斯特两百周年祭的引领下,拜访了几个中南欧城市,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小城梅宁根:梅宁根,山川之美与文化之胜,此事古难全,梅宁根的天时与地利,因有人和。

    摘录:多少中国小城的历史与光荣,被埋葬,被遗忘,今时的骄傲,顶多是乡镇企业和工业园区吧,德国到处分布着全欧最为殷实而洁净的小城,这里会有意大利法国般富厚的文化遗迹么?很快,我就发现自己忘了十八九世纪的文化版图是在中欧,尤其哲学、诗歌、音乐、戏剧,包括现代工业与科技……

    读后感:这本书是由三篇游记组成,游历之地分别为:土耳其、俄罗斯、中南欧。比一般游记更有可读性主要表现这几个方面:作者本身是非常有文化底蕴的,有艺术感的,有历史感的文人。土耳其本身是联系,亚洲和欧洲的纽带城市,曾经是历史上几大帝国的帝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古希腊文明的发源地和传承地,伊斯兰教的起源地与大本营,不同的宗教、文化、艺术在这个地方交融。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陈丹青的《无知的游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vufl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