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我们的行为背后是什么?我们行动的意义是什么?
为什么我们要喝水吃饭?
为什么我们要逛街上网?
为什么我们要学习工作旅游?
当然是因为要消除口渴饥饿的感觉,要有趣,要成长……
再进一步问一下,
为什么要消除口渴饥饿的感觉?
为什么要获得“有趣”?
为什么要获得“成长”?
不妨这样想:通过这些行为我们能得到的是什么。
答案真的很简单。
所有行为都是为了:避开(或者减轻)痛苦以及获得最终的快乐。
❷
难道不是吗?
举个栗子。
小时候我姐姐生病了,不愿打针,被我妈妈追了好几条街。而长大后,每次发烧,她甚至会选择打点滴,一点一滴地持续痛苦几十分钟。为什么?
我们知道,打针吃药,甚至几十分钟的点滴后,疼痛感不适感会减轻。但是小孩子不知道,他们会认为,打针吃药的痛苦是没有目的的。
在小孩的世界里,打针吃药就是“终点”,换言之痛苦就是终点。没有目的地走向痛苦,当然没有人愿意。只不过是长大了,我们知道,这些行为通向的是最终的快乐,那些痛苦都是暂时的。
再举个栗子。
为什么很多成长的人说那些不务正业,整天去玩的人“幼稚”,不会去效仿?这些“幼稚”的人倒是觉得,自己过着的是无忧无虑(可能是暂时的)的生活。为什么选择成长的人很焦虑,反而会选择咬紧牙关继续走下去?
两种不同的行为,都是因为想要快乐。前者无忧无虑是因为他们觉得这样快乐,后者焦虑却坚持,是因为他们的快乐是在挣脱了成长忧虑后出现的。
再一次,
所有行为都是为了:避开(或者减轻)痛苦以及获得最终的快乐。
❸
我们的行为背后是什么也就是说:“无忧无虑”不一定是快乐的,“焦虑”无疑是痛苦的,之后却有可能快乐。那要逃避“真正的”痛苦和获得“最终的”快乐,好像就有点让人困惑了。
我怎么知道什么样的痛苦才是暂时的,什么样的快乐才是真正让人自由的。
想想那些带来“最终的”快乐的事情,以及中过的“暂时快乐而后痛苦”陷阱。
现在想想,高中时候解开过的难度系数大的数学题,真的让人觉得很快乐,尽管思考的时候真的是“绞尽”脑汁。那种愉悦感,真的很难言喻。就像很口渴的时候喝下一杯可乐,既解渴还觉得更甜了。还有一种臆想出来的被神谕的感觉,觉得自己万里挑一,就是那种“你咋不上天”的感觉。
另外一种“暂时的快乐”,我觉得用“看电影不买爆米花”来形容真的太合适了。不止一次,入影院之前,看看标牌,摸摸口袋,放弃了心爱的爆米花,以为快乐地省了钱。然后整场电影,每次听到爆米花在别人嘴里吧唧吧唧的响的时候,心里好像被用毛毛扫过一样,痒痒的。所以真的很想吃的时候,朋友,买吧。
解一道难度系数大数学题,对一个成绩好的学生,从分值和效率来看,一般都不是为了取得更好的成绩,特别是在做练习的时候,他们真正想要的,是解开题目后的快感。而这个看电影是为了什么呢,显然是享受整个过程而不是省钱,所以真的很想吃的时候,朋友,买吧。
所以,总结一下的话,那些带来“最终的”快乐的事情,都是因为满足了“最初的”需求。
❹
“最初的”需求,到底是什么呢?只是一种享受,一种快感吗?
总结得最得人心的理论应该是以下这个了。(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我们的行为背后是什么马斯洛认为,人的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5种: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前两个是基本的生存需求,中间两个是心理需求,而最后一个,自我实现自成一派。
而Tony Robbins发表的Why We Do What We Do演讲里面,提到了6个需求:
1.确定性
2.多样性
3.重要性
4.爱与联系
5.成长
6.贡献
根据二者的理论,我们的需求模型可以是这样的:
我们的行为背后是什么❺
当我们满足了基本需求(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的时候,我们才有了“确定性”,才有起点。
当一个人没有办法满足基本需求的时候,身体的欲望和需要基本就把大脑填满了。比如说乞丐,哪里有免费食物,就往哪里去。比如说难民,哪里安全,就往哪里去。没有“确定性”,就不知道起点在哪,不知道从哪里开始。
这个阶段的基本需求不能满足,是没有办法更好地满足下一阶段的需求的,最好的证据之一就是,大脑会在糖类不足的时候减缓思考的进程。
中间一个阶段,蓝色部分是对应心理需求。对应Robbins的“多样性”“重要性”和“爱与联系”。
但是这个阶段对人类是没有限制的,对个人是有限制的。心理需求多种多样,可以不断发展,但是人可以感受的范围是有限的,超出范围就是所谓的“感觉超载”,超过某一极限,脑子就会一片空白,失去正常的功能。 比如说,牙科医生利用这个发现,给病人带上耳机,将声音调大,一直到他没有痛觉。
最后一个阶段,自我实现的需求,对应“成长”与“贡献”的需求,是无限的。成长是无限的,没有终点的,正如我们可以付出的东西,情感,也是无限的。
有一个英语单词,叫“calling”。我觉得这种自我实现的需求,就是对“calling”的回应和行动。无论是翻译成“天职”,“使命”,还是“召唤”,个人认为都不能完全体现这个词的魅力。
自我实现,像是从内心发出的一种召唤,也像是有一种宿命注定的“天职”,是神圣的。当一个人响应“calling”,像Robbins,救助几十个国家的饱受饥饿的人,会觉得有一种发自内心的魅力,即使他松松垮垮的大衣,没有刮干净的胡渣也盖不住这种光芒。
我们的行为背后是什么❻
在满足每个层次的基本需要后,这里每个层次的需求都是并行的。每个人都在不同程度,又同时实现着不同的需求。
不同点在于:每个人的关注点和侧重点不一样,每个人实现这些需求的方式不一样。
有些人最主要的需求是受到别人的重视,他们的一部分人会选择努力获得成就,一部分人却选择暴力,不惜摧毁自己的梦想来满足这一个需求。他们的需求都满足了,都获得了相当程度的“快乐”。
但是如果我需要满足拥有“归属感”的心理需求,又想满足自我实现的需求呢?那还能快乐吗?
最典型的就发生在情侣之间。拿《爱乐之城》来说吧,女主角最后选择了追求自己的演员梦(自我实现),而放弃了和男友共同生活(归属感),这可能是最频繁发生在身边的电视剧情节了。但是到结局,女主也是快乐的。
为什么选择摧毁梦想而选择暴力,为什么选择放弃暂时的归属感选择追求梦想,这就是对不同需求赋予的价值大小的不同。
在上述情况下,“被重视”是更被需要的,道德就相对没有那么重要了。追求自我价值是更被需要的,归属感也就可以暂时放在一边了。
如果搞错的次序,就会认为解难度系数大数学题为了得到高分,从而失去快感,看电影不买爆米花为了省钱,而减少了享受的乐趣。
所以,只有清楚自己“最需要的需求”是什么,才能更好地做出抉择,学习怎么通过行为来获得“最终的快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