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看待‘没有对错,只有立场’这一观点?”,感想如下:
这就像“6”和“9”,其实就一个数字,结果却两个结论,偏谁还说服不了谁。但只需要你既知道“6”又知道“9”,你就压根不会去争辩谁对谁错。
这玩意儿就跟《两小儿辩日》似的,不知道的还以为是“立场问题”又或者是“对错”关系。实际上,但凡了解列子,就该明白人家想讲的压根不是那玩意儿,更不是对孔子“开刀”,甚至既和对错无关也与立场无关,人家压根说不着,更没必要去贬低谁或吹捧谁。人家从始至终就追寻一点:以和为贵。当然这是我的理解。
毕竟,有些讲的也是冲虚自然或者是贵虚,但如果说到自然,我想到的就是“和”意思是相宜;至于道是否就虚?我认为只要受其影响即使不被看见亦是一种非虚。
就像我们生命的有限,难道我们因为看不见摸不着时间,就像我们未曾经历死亡,难道我们就不会受其影响吗?
同理,这个话题,没有对错吗?显然放大了说、放长远说、放历史和全面的说,没有人能一直对、永远对,同样也没有人永远错、绝对错。但别忘了,人是活在瞬间,活在细节,活在具体里头的,意思是,你做这个事儿这样做就有这样的结果,而这样的结果于你而言是你想要的,然后你的行为能够抵达这个目的,别的行为却不能抵达这个目的,那么,显而易见,这一刻你是对的。但是换种条件、换个环境、换个人,人家不必如此做,或者说有更好的方式方法去抵达,那么,你也不是错,只不过是对和更对。然而,如果你南辕北辙、背道而驰,你非得扯地球是圆的,可能你的一生终结你也未能证明它究竟对还是错,这怎么算?只能说其有漏,但依旧无法判断其对错。
结论是确定性的吗?并不是,真正确定性的是过去,所以,你只需要跳脱时空,你依旧可以说是无对错。所以,只是立场问题吗?显然不是。实际上,还有一点我在开头就说到了,同样不是立场问题,那就是你具备相应的知识,你依旧可以跳脱于对错。比如你知道“6”和“9”,又比如你如列子般,直接讲“相宜”,它压根就无关对错。这一点就像你以人的角度去揣度天道如何如何,你压根无法证明那玩意儿是天道,你揣度的是什么呢?不过是与自己相宜的一种节奏,一种生活方式,乃至于一种认识和理解世界的方式罢了。
很多人会问“道是什么”,这是没法回答的,只能说是一种影响你自身存在且其存在影响你存在的息息相关的东西,即非人为和非物质的一种存在。但不可否认的一点是什么?它与个人存在息息相关,且总相宜。至于与外界是否相宜则是未必,存在即相宜,不存在也未必不相宜,此事非非此即彼的关系。
就像很多时候,我们证明某某错误并不等于反过来证明了自己正确,同理,我们证明某某正确也并不代表其它方式方法就是错误。如此一来,这些和立场的关系是什么呢?不能说毫无关系,只能说因势利导而后顺势而为,继而顺其自然得出的结论罢了,实际上你也未必清楚知道自己的立场,但依旧不影响其发生和发展,又或者即使你知道自己的立场也难以左右事情的发生和发展。
而只有极其狭隘的思考方向下,立场决定对错。就像你认为是“6”,对方认为是“9”,前提是你认识“6”,对方认识“9”,且彼此拒绝交换视角,故而你们都是对却又都有漏。除此之外,多的是能跳出“对错”的存在。
换句话说,只有在存在标准答案时,对错才有其立场,然而,如果标准答案的出现和制定本身就值得商榷呢?所以,立场是存在的,只是对错更多的不过是依据立场需要而制定的罢了。
最后借助一句话来说:道不可说,一说就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