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来羞愧,平生所好者虽多,最喜欢的还是吃。人生中的大部分记忆也都和吃有关,提前学生时代,说来说去还是要绕回吃上。
提到吃就不得不提学校的食堂,高雅一点的说法叫“餐厅”,不管怎么叫,论起里面的东西来,谁也没比谁好到哪里去,都保有学校食堂最大的特色——难吃。不过,我吃过的食堂还有另一大特色——咸。再加上时不时出现的夹生的,馊掉的,糊掉的,带虫的,回锅几次的,也真是千滋百味,异彩纷呈。
比饭菜味道更让人难忘的是食堂的打饭阿姨。若问世间谁最忠心,一定是的打饭阿姨。一心一意为老板节省成本,战战兢兢,兢兢业业,不肯为学生多大一分一毫的饭菜。每打一份饭,都在心里做着奥数。盛出一勺子,好像太多了,先倒掉半勺子,这么一看,有点忒不像了,连学生的碗底都盖不住。再舀些,又多了,勺子上下颤动,比打饭的人还犹豫不决,终于狠狠心,倒回去,从饭盘的边缘盛出半勺汤,几片葱花,十来颗花椒,三根土豆丝。让人看了,都替他们觉得麻烦。
我高中时有一次听同桌讲过她的一个见闻,颇为惊叹。排在她前面的一个女生等阿姨计算完成,没急着走:“阿姨,你把米饭扒下来些吧。”阿姨问:“怎么,吃不完吗?”女生笑笑回答:“不是,菜太少了。”阿姨好没意思,值得勉为其难的多拣些菜。不过,像这个女生这样机灵的毕竟不多,大部分学生都是接过就走,日日年年都是如此,连抱怨都懒怠抱怨。只不过在才动两下筷子,就只能看见米饭时,才有气无力的感叹几句,打饭阿姨和老板是亲戚吗,这么替他们着想?
这大约算得上是个千古未解之谜了。
墙内不香墙外香。在校内饱受摧残的我们更加向往校外。每个中国学校外都有条小吃街真不是盖的。
我在乡下上小学时,虽然附近没有小吃街,但也有几个老奶奶推着驾车卖些小零食。辣条,泡泡糖,球形的,带绿色的或橙色的竖纹,像迷你型的西瓜;粘牙糖,红的或绿的远远的小薄片,两面粘着塑料薄膜,揭掉就能吃;仙丹,塑料的炉子外形,里面装着很小颗的褐色丸子,大概是糖豆一类的,不过味道很酸;小骨头,葡萄干,小草等等,等等,都是一两毛钱就能买到的。还有一种叫摸奖,一个木头盒子里面分成很多个小方格,用旧纸糊着,一毛钱一摸,里面既有吃的,还有些玩的,据卖东西的人说里面还有钱,也有五毛一块这样的大钱,可惜我们从来没有摸到过,也没听见谁摸到过。后才明白,或许根本没有,只是他们为了哄我们花钱。但是,每到上学或放学,他们摊子前密密匝匝,热热闹闹挤满了人。那时候有一块钱就像怀揣一笔巨款,我就常常在上课时幻想着,我要是有一块钱,就买些什么什么,好好耀武扬威一通。
上了初中,场面铺成开了,学校却大门紧闭,难以接近了。那些因病或因事请假出去的,免不了被大家盯着,扛着来自同桌,室友,朋友等人的殷切期待。出了学校大门第一件事不是贪婪地呼吸一口校外的空气,也不是感慨自己好不容易重获的片刻自由身,而是赶紧找出清单看一看。因为大家要买的东西太多,只能写下来。泡椒凤爪,锅巴,棒棒鸡,炒米粉,馍加串,牛筋面……我们的采购员要逛大半个街,才能把东西买全。可怜采购员,一手一大包,。拎到学校门位那,两只胳膊坠得疼,心里战战兢兢地,生怕这时候碰到了班主任。四目交接,得有多尴尬。如果是因为感冒发烧请的病假,这一趟折腾下来,已经好了大半了。
其中一家卖麻辣烫的是个女人,黑黄黑黄的脸色,每次都很热情的招呼我们。后来,不知道从哪起的流言,说她有艾滋病,我们虽然不大信,但心里到底存着疑虑,疙疙瘩瘩的。后来再路过她,我们都低着头,快步走过去,只举得她的招呼声迢迢不断地绕着我们的头飞舞。高中在县城里,或许是“城里套路深”,这时候的气象比以前的明显不同。附近除了有小吃街,几个校门口也常常嗡集了各种摊位。卖煎饼的,卖炒米粉的,卖烙馍卷菜的,卖鸡蛋灌饼的,卖肠粉的,卖馍加肉的,卖瘦肉丸的,卖荷叶馍的,卖粥的,十八般 厨艺,面面俱到。
有些老师的亲属,年纪稍大些的,也煮一锅绿豆汤在校门口支了摊子,看着生意不错,马上加大规模,烤面筋,炸串安排上,其他老师家属看有利可图,也纷纷登场。校门外的小吃更加五花八门,花样百出。
学校东门有对卖煎饼的夫妻,女人摊煎饼,男人收钱,招徕客人。他的吆喝与众不同:“煎饼吃了长得高—— 吃了煎饼考清华—— 煎饼吃了长得帅—— 吃了煎饼考满分——”我们虽然经常走过,但每次都能听见新的吆喝。我们私下里玩笑,他们家的煎饼无所不能,吃了都能变成全能神了。也有人咬着煎饼口齿不清的放狠话,:“过了两年考不上清华北大,就找他们算账。“
附近的小吃街上有一家店,专卖各种口味热干面,红油热干面,葱油热干面,炸酱热干面,招牌热干面等。因为味道好,店里人常多得挤都挤不进去。我们常在最后一节课快下课时,假装要去医务室,或要去厕所,提前在校门口猫着,铃一响就冲出去。有一次,我晚了几分钟,店里得人已经排到了外面,正哀叹得时候,班里前面的同学因为老板听错放了辣重做,做好的这份就先让我拿了。因为这难得的好运,我对这家店的又多了一份亲切。可惜不知为什么,不到两三个月,这家店突然关门了。
上大学后,我还经常感叹,再也没吃过那么好吃的热干面了。
热干面往东数三家店,就是一家奶茶店。老板娘很年轻,温和亲切,人很有活力。我经常在星期天下午买一杯黑加仑慕司坐在店里最里面一勺一勺地吃掉,悠悠地消耗会儿时间,跟着磨掉一部分地压力。高中毕业领了录取通知书,我还和两个朋友约着在店里见面聊天,她们向我大力推荐了这家店的西瓜汁。临走时,我们三个鼓涨着肚皮,人手一杯大分西瓜汁,在店门前分别。
长大后才知道最好吃的东西,都在以前的学校附近。经常毫无征兆的想起以前学校门口的小吃,像小时候谋划着以后有了一块钱要干嘛一样谋划着回去以后如何放开了大吃一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