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背景由来
现在卷的很,今天有朋友跟我说广州卷的很,没法活儿了。我不置可否的面上微笑,心里吐槽难道北京、上海不卷?
好巧不巧的今天遇到一个友人,她提出一个特别好的问题,她说总是要操心的,孩子小时候懂事聪慧,上学从不用操心,自己学习总是班里前几名,不声不响的考上区重点,大学期间能考前十名,还能换专业,多好的孩子啊?
然而,十年河东 十年河西,毕业后开始闹心了。工作不如意,考职称路上一片黑暗,恋爱、婚姻似乎也不急…..皇帝不急 急死太监,她妈妈很焦虑、担心。交流中我感触很深。后来,她说有时候真的想不清楚为啥?大学难道白读了?为啥比她学历低,没任何基础的人能跨界,能考完执业资格、考初级、中级且次次过?
我一边安抚一边跟她分析原因:第一,兴趣,不是作为谋生的手段而是在工作中能有快乐、成就感。第二,目标感,方向性和个人规划,拎得清主次。为啥宁愿房间里自娱自乐也无法全心投入复习考试中?还是不是那么必须罢了。没有那么强烈的想要。
信仰+心态+持续执行力+复盘修正再执行=无所不能
信仰的力量+积极心态+持续执行力=无所不能,似乎宇宙所有能量都会包围过来。
如果无欲无求或遇事始终想的都是“不行”“否定”看到的都是问题,眼里没有任何光芒,这事即使所有资源、人脉都到了,也成不了。
信仰,目标感。特别重要,如果内心作为信仰的想要,没条件也会创造条件去达成。但如果内心可有可无,再怎么推、拉,拽也是枉然,扶不上墙的阿斗。
正激励也很重要,有时候就是一念之差,自己的认知限制了想象或者是错误的尝试让自己看到的都是困难,就没有想过能否调整个方向,重新开始。也许马上就柳暗花明又一村了,想想“望梅止渴”我觉得也是内驱力的作用。
综上所述,复盘一下吸引力法则吧!
1、你相信什么,就会吸引到什么,这叫【心想 事成】
2、你怀疑什么,什么就会与你擦肩而过,这叫【不信 则无】
3、你抱怨什么,什么事就在你身上发生,这叫【怕什么 来什么】
写在后面的话
想想是不是这个理儿,咱们要相信自己配拥有一切的美好,努力积极的思考问题,勤勉、认真的去执行落实,遇到困难不畏惧,果敢前行,然后静候花开。即使没开也不着急,继续浇灌、关注,哪怕是昙花一现,也是好的。每年静候那一次也是美好的,看着它绽放、衰落也是一种幸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