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相信很多人都经历过“期望越大,失望越大”的时刻或事件。
有一次,我跟朋友一拍即合,在网上买了某艺术展览的双人套票。
我们都对这位艺术家很感兴趣,又听闻这是他在中国的首个展览,于是怀着朝圣般的心情前往。
未曾想舟车劳顿地抵达目的地,先是震惊于场馆之小,然后被不限流的人群挤得水泄不通,展出的作品数量也不是很丰富。
总之,我们两个就像上了传送带,还没来得及认真欣赏和感受一下,就稀里糊涂地被人流带到了出口。
那一刻,我们不约而同地看向对方,如同看到了一种镜像——都是一张郁闷的脸。
但我和朋友的住处都离这个场馆不是很近,只好祭出中国人的八大宽容之一——“来都来了”,互相打气。
“一会再去逛逛别的展馆吧,有几个免费的质量也不错。”
“好啊,那边有个艺术餐厅,门口的花园也很漂亮,还有那家书店,我也好久没去了。”
一开始,我们都是为了照顾对方的情绪,而装作豁达的样子。但慢慢地,的确有更有趣的事物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力。
待临别之际,我们依依不舍地相约下个休息日还要一起外出,而几个小时前令我们一脸阴霾的那个展览,真的成了无所谓的事情。
2
日本作家中岛敦曾说过:“世上每个人都是驯兽师,而那匹猛兽,就是每人各自的性情。”
没有人的生活注定一派祥和,但驯服心中的猛兽,不断练习豁达,就能达到自洽的生活状态。
我的一个读者朋友,在入职大公司以后,一度为自己的着装问题而忧心。
她不想被别人看成不靠谱的小孩,但作为一个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囊中羞涩,也没办法像职场前辈一样,购置一些看起来很专业的职业装。
这使我想起爱因斯坦初到纽约时,每天出门都穿一件破旧的大衣,有个朋友劝他穿好一点,他耸耸肩:“何必呢?在纽约,没有人认识我。”
几年后,这位朋友再遇爱因斯坦,发现他还穿着那件大衣,忍不住再次出言相劝,爱因斯坦仍然耸耸肩:“这又何必呢?在纽约,谁不认识我呢?”
多么豁达的人生态度。
我对读者朋友说,只要衣着大方得体,其实别人不会过度关注你穿什么。更何况,在职场上,比起看起来专业,做起来专业才更重要。试着像爱因斯坦一样解放自己的心理负担吧。
后来过了一段时间,她说她还是没攒够买一套优质正装的钱,但业务能力上的进步,已让她收获了不少同事和客户的肯定,这让她真正地感到自信。
3
记得小时候生病,我不想吃药,即便被我妈催着吃,我也会含在嘴里,摆出一副苦瓜脸。
一半是真的,不是所有的药有糖衣。一半是演的,想装可怜逃避吃药。
我妈见状,不为所动,只告诉我含得越久越苦,快点咽下去,就不苦了。
当时我觉得我妈好无情,但长大以后,才发现她教给我的,是一种处世哲学。
生活中有太多别别扭扭的小事,就像一颗颗苦药丸,越是细究,苦的滋味越深入骨髓。但吞咽下去,就会只余一点苦味。
这个吞咽的动作,就是练习豁达。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豁达的人,日子总是过得更幸福一些。
就像梭罗在《瓦尔登湖》里写的:“即使身处贫民院,你也可能享受一段愉快、兴奋、辉煌的时光。西斜的落日映照在贫民院窗户上的余晖,与照射在富贵人家的豪宅上一样光芒万丈;门前的积雪一样在早春消融。我只看到,一个气定神闲的人在那里可以过着自得其乐的生活,抱着振奋乐观的思想,如同居住在皇宫里一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