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庚启|2018-11-12

作者: 孙庚启 | 来源:发表于2018-11-12 22:13 被阅读220次
孙庚启|2018-11-12

最近这两天开车上路的时候总是会有莫名的紧张,我所说的紧张并不是一般的紧张,而是非常短暂的惊恐发作的情况,心悸,颤抖,感觉马上就要失控的感觉。别的时候还好说,开车的时候遇到这种情况真的是非常危险,尤其是在快速路上,避无可避,车速又比较快,任何一个操作失误都有可能造成严重的事故。

我现在开车已经比较熟练了,可以说完全是用程序记忆和小脑来开车了,有的时候想着事还没想完呢就到目的地了,油门和方向盘甚至转向灯的使用都是在非注意状态下自动进行的。但是当我注意力集中在驾驶这件事上的时候我的焦虑情绪就会急速上升,以至于出现“控制不住了,要撞了”这样的强制思维。越想越怕,越怕越想,我当时非常希望自己手上绑了一根橡皮筋,狠狠地弹自己一下,让我的强迫思维得到缓解。但是我现在手边没有这种道具怎么办。突然间我想起了一个不影响驾驶的动作,那就是叩齿。虽然说有人说叩齿好,有人说叩齿不好,但是这个时候我是多么庆幸自己知道有这么一个动作。

当时我感觉已经濒临惊恐发作,身上出现了一些不自觉的颤抖,看着前面的车感觉马上就要失控撞上去了,我先是打开了窗,让寒风吹一吹我的脸,然后换了一个坐姿,让注意力从强迫思维上尽量离开,去感受一下身体的状态,然后就是用力叩齿。这个动作对颅骨有一个轻微的震荡,可以适当打断我当时的大脑活动,并且用力叩齿还可以看做是一种攻击性的释放,让我可以控制住手和脚。

我也充分体会了强迫与反强迫同时存在,当我极力控制自己的时候,强迫思维反而会更厉害,我体会到反强迫的时候注意力依然在这个事件上,就好像是一个极力反对嫖娼的人,他的头脑中依然时时刻刻想着这件事。所以有效的办法不是告诉自己不要紧张,而是找一个方法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我觉得叩齿这个震荡颅骨的办法很有效,可以通过物理震动的方式来略微影响人的大脑活动,从而达到了“止”的目的。

人难免有时候会“犯病”,我身上就经常出现各种各样奇奇怪怪的问题,尤其是强迫思维类的问题。我的经验是这种问题只要一般平常对待,一个周左右就会消失,最长的不超过半个月。如果某种强迫思维是无害的、没有危险的,就不要过分压抑,撤掉反强迫,强迫自然就会瓦解了。

相关文章

  • 孙庚启|2018-11-12

    最近这两天开车上路的时候总是会有莫名的紧张,我所说的紧张并不是一般的紧张,而是非常短暂的惊恐发作的情况,心悸,颤抖...

  • 孙庚启|2018-10-03

    今天早晨不知道几点我就被震天的鞭炮声吵醒了,再也没有睡着。 10月3号是个好日子,今天结婚的人实在是太多了。虽然我...

  • 孙庚启|2018-10-02

    昨天下午到了滕州,同学亲自过来接站。明明3号就要举行婚礼了还亲自过来接我,也是令我非常感动。(实际上他那天分别在滕...

  • 孙庚启|2018-10-01

    今天是研修的第一天,也是十一长假的第一天,我现在正在去滕州的路上。 认识李老师的时间也不算短了,但是跟老师正式研修...

  • 孙庚启|2018-10-20

    今天晚上去我一个高中同学家里吃饭。他们两口子和我都是同学,我们高中同班三年。因为我和这个男生有很多方面兴趣相投,上...

  • 孙庚启|2018-10-13

    今天是周六,期待已久的休息日,迷迷糊糊地睡到上午10点。中间其实醒了两次,但是看了一眼时间就决定继续睡。本来的计划...

  • 孙庚启|2018-10-17

    今天打开研修日志的文档,往下一拖拖了很久才到底,一数居然有10页了。总字数达到了一万两千字。我曾将也写过上万字的文...

  • 孙庚启|2018-10-10

    今天我特别想说说年轻这件事。 昨天青红在群里发布了这次研修案例问题第一弹,看着这几个问题我有点哭笑不得。首先这五个...

  • 孙庚启|2018-10-22

    今天看书看到了“青少年的身体意象和不健康的体重控制策略”一节。有些东西想说说。 青少年对于自己身体的满意度会对其心...

  • 孙庚启|2018-10-14

    今天是周日,到了各位研修的同学交作业的时间。研修群里这一天也是热闹非凡,大家纷纷把自己的答案发到了微信群里。我交的...

网友评论

  • 阿呆是我:我做梦经常梦见这种情况,把自己吓醒了😂
  • 韩璐_hanlu:没有过这种体验呢,涨姿势了
    孙庚启:@韩璐_hanlu 😂不是啥好事,还是不体验得好。
  • 7d9d3e4f54e1:心理疾病,是自己制造的。
  • 博慧心理:撤掉反强迫,强迫自然就会瓦解。学习了!

本文标题:孙庚启|2018-11-1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wehf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