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首比较难懂的诗,别人用一节课的时间背会了,小郭居然两天还没有完全背会。
早读时间用了十分钟专门儿来验收他,这才发现他有诸多的问题。
首先,这是一个比较内向的孩子。课堂上整体朗读的时候,他基本上没有出声,所以很多读音是错误的。“水满陂”读成“水满坡”,”山衔落日”读成”山街落日”,这样我要求把这些短语重复十遍,再读整句诗就流利多了。
由于学习习惯比差,所以理解能力从来没有跟上。每个句子又让他连续背诵十遍。然后再整体背诵这首古诗五轮。
没想着他熟读成诵应该都会背诵了,“浸寒漪”因为没有理解,不仅想不起来,在我提醒以后仍然读成“侵寒衣”。我当然知道,他以前是从来不在老师学习验收的范围之内的。也就是说大脑已经沉睡了四年时间,现在让他利用大脑,其实更多的只是练了口熟而已。
在我不断的鼓励下,40分钟总算把这首诗背会了,可是默写的时候又出现了五个汉字的错误,反复纠正五遍错误后,第二次默写又错了七个另外的字,这其实是利用了早读后的正课时间。其他人都在用心的听讲,只有小郭不用听讲,只是反复的去背诵,验收默写这首古诗,又用了将近30分钟时间,终于把这首诗默写全对了。
正好他妈来校送安全保证书,我为了让他的家长看到孩子正儿八经的默写水平,也欣赏到自己孩子的学习进步与能力,不说感谢老师的教育成果,至少也可以夸夸自己的孩子。
没想到的是,在黑板上他只默写了一句,就再也写不下去了,发呆了十分钟,到下课时间就退到自己位上去了。
都说皮格马利翁效应可以让孩子用六倍的时间去完成最优秀学生的学习成果,可我却一点儿也没看到希望。
除了老师要注意差异化教育,更多的只能依赖于家长去给他进行扎实的巩固训练了。
可是这种寄希望于课外的训练统统为0,那最后这类学生的成绩就可想而知了。
”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唱这种高调的专家们可以试试自己的教育技术,该怎样既照顾整体又照顾个别差异让全班学生都看到成长呢?
网友评论